北京9月13日消息:建国以来有关食物强化工作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中国食物强化战略与行动研讨会9月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国内食品生产工业颁布了多个新的标准。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主任于小冬介绍,食物强化的总体构想包括:采取强制性和鼓励性手段推动面粉、食用油、酱油、食盐、儿童辅助食品的营养强化;确定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尼克酸、铁、碘、锌和钙为我国食物营养强化的主要品种;强化面粉、食用油、酱油和儿童辅助食品的分类发展规划;根据合理膳食、食物强化和营养补充剂的特点,确定营养改善三种途径的各自地位和发展计划。
具体而言,目前所要做的工作包括: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多种营养素;在酱油生产中添加含铁元素;在食用油生产中添加维生素A。
国家粮食局表示,面粉的强化试点将圈定在退耕还林(还草),也就是中国营养状况不佳的区域,在补助的面粉中添加营养素,能直接对贫困地区的人民产生扶贫和补助营养的双重作用。添加工序十分简单,对于几乎所有的面粉生产企业来说,每公斤的成本大约只增加2分钱,因此,对行业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