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专稿 - 证星视点 - 正文

大力发展企业债市意味着什么?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邹卫国 2002-10-15 19:20: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管理层大力发展债市的政策意图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力发展企业债已经由口号变为实际的行动,这个转变标志着管理层的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于我国股市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近期,管理层大力发展债市的政策意图表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是国家计委在此前发布的白皮书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企业债券的功能,合理确定发行规模,推进企业债券发行的市场化和规范化。” 从已知的信息看,一轮发债高峰已经到来。即将发行的企业债券包括:广东核电(40亿元)、武钢集团(20亿元)、浦东开发集团(15亿元)、中国海运(20亿元)、上海久事(40亿元)、江苏交通(15亿元)、重庆城建(15亿元)、广东移动(80亿元)、中国石油(15亿元)、沪杭甬高速(10亿元)等。

而从10月14日起,上海证交所已对债券交易费率下调50%。另外,还将考虑适时增开7天以下的短期企业债回购品种,力求改变目前企业债券不能进行回购交易的状况。很显然,大力发展企业债已经由口号变为实际的行动,这个转变标志着管理层的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于我国股市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不可以回避这么一个事实,自去年以来,我国的股市就处在一个持续的弱势当中,股市的融资能力受到了严重伤害,而股市本身的结构性的问题的暴露,似乎意味着这个趋势将持续下去。目前,拟上市的企业大批积压,股市已经难以承受企业融资带给他的压力,而国有企业资金需求依然强劲。

很显然,面对这个局面,管理层提出的应对方法就是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无疑,这将意味着,股市为国企融资的功能将趋于弱化,国有企业已经找到了新的融资渠道。发展债市弥补企业融资不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

股市为国企融资的功能的弱化,意味着什么呢?至少有一点:政策托市特征可能趋于弱化,管理层失去了一个必须维持大牛市的政策依据。

在以前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直接融资,主要通过股市进行,如果股市走势不理想,资金就会流出这个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难以从股票市场上筹集资金。所以,要保障国有企业顺利的在股票市场上融到大量资金,就必须维持一个持续上涨的市场,以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就出现了一旦市场下跌,就会出现利好政策的局面。前几年的大牛市就有这样的背景在里面。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国目前股市面临诸多结构性问题,无论是从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还是从市场投资者的结构来看,都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以前的情况下,针对这些问题的改革措施的制定,必须考虑一个国有企业融资问题,这是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在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股市对于国有企业融资的意义越来越趋于弱化的情况下,这种顾虑就属多余,所以不排除今后出现更多利空政策的可能。更进一步的说,对债市的发展而言,今后出现更多利空政策是有好处的,因为对于股市的利空,必然迫使大量资金转战债市,这显然是符合新政策的政策目标的。(袁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