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本月2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我国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已定。会议强调,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大力开展增收节支,严格财政收支管理。
根据会议的内容,在财政政策方面,明年的基调同样是“积极”。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问题,这个政策已经实行了四年,虽然其成效有目共睹,但其问题却众说纷纭。由于宏观调控政策一般是短期政策,相机抉择的,所以人们必然有疑问:政策是要继续坚持下去,还是改弦更张?
事实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其深刻背景的:我们依然面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内需不足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我们面临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棗这可以从近期的讨论较多的应届大学生就业状况可以看出;物价持续下跌局面尚未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在其所调查的38个工业行业中,仅有14个工业行业的价格呈上涨态势。降幅较大的行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下降6.5%和6.2%。
基于决策层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估计明年国债发行规模可能维持今年的水平。因为再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风险已经很大,毕竟我们终究要考虑一个退出的问题。其实保持规模也是在淡出,因为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在增长,相对总量增长而言,国债的发行规模是相对缩小的。
货币政策的基调依然是稳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称,预计今后几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仍将以14-15%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的金融机构贷款也将保持在1.4万亿 (兆) 元人民币至1.6万亿元左右. 她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为了让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将继续保持适度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谢平透露的内容稍有差异:2003年央行仍将继续保持人民币利率不变,稳定现有的货币政策不变,计划将在今年12月上旬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确定,明年3月份报经全国人大审议。他说,贷款仍要继续增加,保持在1.5万亿至1.6万亿元人民币之间,保持货币供应量仍要适度增加,M1保持在15%,M2保持在10%。
不过,总结上述两位官员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明年的贷款将保持在1.5万亿左右,继续增加,而货币供应量M2总体上可能有所下调。但是,从增长状况看,依然看不出有紧缩的迹象。
笔者认为,从既定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基调可以看出,最高层对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依然维持原来的看法,一个可能的局面是: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依然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估计明年的经济形势可能又将表现为一个平淡的一年。(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