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2年的状况相似,2003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又给出一个具有震撼力的结果。沪指今日收盘1320点,大跌37.02点,深指收盘2689点,大跌69.81点。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股指经过了这么几年的运行,有几乎回到了原点——上海综合指数创下了1999年6月以来的新低。
更加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如果是近5月入市的投资者,他们的平均损失在12.5%;如果是在最近10个月入市的投资者,他们的损失平均在16%;而如果在近20个月入市的话,他们平均将失去22%的财富。因为根据目前的统计,5月、10月和20月移动平均指数分别为1509.51点、1571.93点和1688.52点。
到底是何种缘故导致了投资者如此巨大的损失呢?
短期而言,出现如此巨幅的下跌,应该有其诱发的因素,笔者以为,金融股最近的作为难逃其咎。
金融股的抽水最近凶猛异常,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管理层已经对此失控。
金融股抽水首先是中信证券的发行,前些日子出现的一封举报信,并美元阻值中信证券的发行,仅仅是推迟发行而已。作为首支公开发行上市的证券类股票,显然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中信证券超额认购倍数也表明了投资者愿意接受目前的价格,不过发行导致了数十亿真金白银流出股市。中信证券还将于1月6日上市,届时,股市资金面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金融股的抽水中,华夏银行居次。华夏银行已经于日前获准发行上市,根据媒体报道的消息,抽水额度最多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显然,如此巨量的资金压力下,乃股市难以承受之重。
浦东发展银行最近因花旗入股,一时成了市场的焦点。不过在这个焦点之后,是浦法银行3亿股的增发。数量相对不多,不过对于持续被抽水的股市,已是雪上加霜。
现在看来,把这些企业全部推向市场看来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因为一个低迷的股市,只能导致一个低迷的融资,而硬性的扩张融资,将会导致更加低迷的股市。更进一步的,如果放松控制,而将他们大量推向市场,则即将面临的局面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目前,又到了管理层如何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时候了。(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