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中信证券制胜"三诀"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齐轶 2006-05-30 10:45: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编者按:中国证券市场16年发展历程中,产生过不少"名噪一时"的券商,大多数都成为了昙花一现的流星,业内甚至一度出现"三年怪圈"现象。纵观迄今还存活下来仍旧保持着旺盛发展势头的证券公司都具备以下特征:明确的战略目标、持之以恒的策略以及强大的执行力。不难看出,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战略的竞争,是管理者思想的竞争。
  昨日,中信证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定向增发5亿股普通股议案。此前不久,该公司发行15亿15年期公司债方案也获得证监会批准。
  中信证券是幸运的,作为上市公司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超常规发展,而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转折关键时期,这"领先一步"几乎意味着"决胜千里"。
  藏锋守拙逆境求存
  2004年以前的中信证券是一条"潜龙"。
  1995年成立的中信证券,在最初的证券市场上可谓是中规中矩,乏善可陈。"经营稳健"是同业对其最为善意的评价,"过于保守"的质疑曾一度与中信证券"如影随行"。
  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证券公司群落中,中信证券一直以投行立本,对众多证券公司曾经干得"如火如荼",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的"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始终"敬而远之"。对此,中信证券人士总结到,在过去十年,中信证券的经营战略可以被集中概括为两个根本性的特点:坚持以融资为主的卖方业务不动摇,于是大项目战略硕果累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业务逐渐占据了市场制高点;坚持以稳健的风格管理自有资金和客户资产,严格控制买方业务的风险。
  正是严格地执行了这样的经营理念,中信证券躲过了让众多证券公司遭受灭顶之灾的"劫数"。
  多年之后,"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了业内外对中信证券的共同评价,然而,当年身处其中坚守信念以及对拒绝诱惑的不易却很少有人能看到。
  2001年下半年来,中国证券业在漫漫熊途中连年全行业亏损,券商被频曝陷入诸如委托理财、违规国债回购、挪用客户保证金等各种漩涡之中;与此同时,一直"洁身自好"的中信证券开始受到市场关注。在中国股市经历了长时间低迷后,在市场的一片哀鸿之中,中信证券逐渐站到了行业的前排。
  三"大"战略同业突围
  生存下来是最基础的要求,在"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证券行业,如何进行同业突围,中信未来的发展之路何在?不同时期,中信证券顺势建立了大项目、大网络和大平台的发展战略。
  中信证券从1999年开始就确定了"融资业务坚持高端路线"的大项目战略。之后几年,中信证券不仅放弃、转送出大量的中小投行项目,而且忍受住了大项目挣揽、准备和运作所需要的时间和韧性。
  "捉到手的鸭子再把他放掉不容易呀,尤其是在投行业务竞争那样激烈的情况下。"一位曾亲历"放弃项目"的中信人士说。
  然而几年的大项目战略在艰苦卓绝的坚韧和执著中终于等来了丰硕的成果:2003年,长江电力公开发行上市,中信证券股票融资额排名市场第一,大项目战略初见成效;2004年,武钢股份增发,进一步巩固了大项目战略的优势;2005年,中信参与股改项目总市值份额28%,而且主要是未来可能的"大项目";2006年,目前所储备的大型投行项目有中铝、中行、国航、广深等,大项目战略可谓全面开花结果。
  2002年,中信证券启动大网络战略,同年实施收购万通证券计划。
  2001年下半年后,中国股市进入萎缩调整期间,近1/3的证券公司已经或即将倒闭或被收购,随之而来的是外资投行、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将不断涉足证券行业。中国证券市场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急剧变化,身处其中的众多公司一时感到强烈的"内忧外患"。这样的背景下,中信证券该何去何从?
  "国有企业若不主动进取,等待别人来救你,那基本就没大戏了",在一次内部办公会上,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明确指出,"中信要趁着市场低迷,进行扩张。"
  对韩国、日本证券行业的考察更加坚定了中信加速扩张的想法,"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经验看,本土证券公司构建销售网络是应对外资竞争的主要手段。我们相信,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必将走过与此大致相同的道路"。王东明说。
  2005年中信扩展全面提速,从华夏证券到金通证券,呈现脉络清晰的战略性特征。目前,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信万通和金通证券的营业网点数量总和已经达到了200多家,成为国内拥有营业网点最多的证券公司。此外,为了弥补中信证券海外业务的短板,建立海外网络,中信证券于2006年收购了中信系统在香港的资本市场业务。
  近两年来,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除了投行业务,证券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和客户资产获取利润的业务范围在扩大。这也与国际上欧美投行纷纷从卖方机构向买方领域延伸业务链条的大趋势一脉相承。
  "卖方强,买方弱"一直是中信证券的特点,在昔日,这似乎不伤大雅,甚至一度成为"活命"的利器,到如今,无疑成了掣肘公司业务拓展的软肋。
  自有资金的运用效率需要提高、资产管理业绩和规模有待提升,权证、股权投资、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更多地与买方业务的投资能力相关,一时间都成为中信证券必须直面的现实压力。
  2006年,中信启动大平台战略:收购华夏基金、新设若干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业务线,加强打造基金管理、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金融期货、商人银行等业务,力图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实现公司盈利的均衡增长,从而将融资业务的优势和销售网络的优势,与资金优势相结合。
  资本扩张 助力"三国时代"
  如今,中信证券的三大战略构造出一部风扇的三片扇叶。
  "三大战略会陆续发挥作用,他们产生的效用还将不断叠加,不断增强,协同效应会越来越明显。"程博明说。
  驱动"扇叶"加速运转的重要动力来自资本。中信证券迄今经历三次资本扩张:1999年的股份制改革使得公司净资产从最初的11.62亿元扩充至31.73亿元;2002年通过公开发行上市,净资产进一步增加至51.16亿元;2006年的定向增发。以上这些时刻正是"大项目""大网络""大平台"战略启动之时。不难看出,历次资本扩张都与新战略启动相联系。
  "资本规模限制了我们的收入增长。"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徐刚介绍,中信证券目前净资产57亿元左右,收购支出已超过43亿元,可用资金规模已十分有限。虽然通过战略性收购和卖方业务储备,公司业绩仍将增长。但是,如果不增加资本,资金密集型的业务收入,将至少损失2/3。规划中的新业务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只有增强资本基础,才能将前期的战略收购、历年业务积累和资本规模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利润率水平,推动公司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中国证券市场的正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压力,以外资投行、国内商业银行、以及本土券商为主的"三分天下"之势正在形成,国内的证券公司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将全面"升级"。中信证券通过此次定向增发,将有望使净资产突破100亿元,并一举成为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与原有竞争对手进一步拉开距离的同时,也为在即将来临的"三国时代"中赢得一席之地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