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人民币升值微观效应:预期与现实不合拍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曹腾 2006-09-28 09:4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去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2.56%。一些出口型行业仍保持增长,有的原料进口型行业效益却下降——
  本报记者 曹腾 北京报道
  9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迭创新高。昨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收于7.9072。自去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2.56%。
  在人民币升值这一背景下,相关企业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后还会出现何种新变化?这些问题引人关注。但一年来的实践表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经营效益受汇率浮动的影响没有预期的那么大,纺织、家电、机械等典型的出口型行业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同时,以造纸为代表的原料进口型行业经营形势并未出现好转。
  此间观察家认为,汇改的微观效应有待重估。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国内企业应重新评估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学习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
  该降的不降 该涨的不涨
  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产负债的影响,这是一次性的、直观的和易量化的;二是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这是持续性的、间接的和难以量化的。
  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企业持有的外币资产将出现贬值,并由此带来汇兑损失;以外币计价的负债则会缩水,企业获得汇兑收益。
  200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共有833家公司存在汇兑损益。人民币汇率从年初的8.0702升至6月末的7.9956,给上市公司共带来10.52亿元的汇兑净收益。其中,航空公司成为人民币升值的最大赢家,南航、东航、国航和海航分列汇兑收益的前一、二、三、五名。同时,600家公司出现汇兑净损失,且“受害”面显著高于“受益”面,G振华和G包钢便是其中的最大“受害者”。
  相比之下,汇率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而实际情况和预期之间的巨大差异更值得关注。
  在理论上,本币升值将削弱出口导向型行业的竞争能力,由此带来出口数量和价格(以本币计)的双双下降,并最终对盈利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今年上半年,33家家电类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了6.8%,且主营业务利润9.43%的增幅更显示出该行业毛利率的上升。
  纺织行业也是如此。上半年56家纺织企业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分别增长了5.7%和7.59%。在收入和毛利率增长的带动下,这两个行业的净利润增幅都超过了2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