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央行年内第5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06年以来的第8次,更是2003年以来的第10次,但这并不是尽头。可以预见,作为回收流动性最直接、见效最快的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率年内仍有继续上调的空间。
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11.5%的水平。通过5次上调准备金率,央行今年已经累计回收了近1万亿元资金,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主要来自于贸易顺差的较快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资本流入。
一方面,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4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168.8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前4月贸易顺差累计63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8.6%。虽然商务部已经提出今年工作重点是“降顺差”,但我国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在一段时间内依然难以改变,这决定了下半年贸易顺差仍将刚性增长,从而导致流动性不可避免地增加。
另一方面,顺差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升值预期和国内资产价格的加速上涨又继续吸引资本流入,加剧流动性过剩。国家外汇局上周末宣布的沿海10省市外汇资金流入检查结果也表明,在贸易和投资项下存在资金异常流入的现象,即确实有“热钱”流入我国。
此外,2007年到期的央行票据近27000亿元,这部分到期央票也在增大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压力。
在贸易顺差和热钱流入、到期央票的三重夹击下,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任务不可不谓任重道远。也正因为如此,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号称货币政策“猛药”的工具,才迎来了世界历史上最频繁的动用,成为我国中央银行调控必备之“良药”。
央行在其最新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方式回收流动性,协调运用好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对冲力度,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
从历史情况看,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最高为13%,最低为6%。目前调整到11.5%的水平,距我国历史最高纪录仅差1.5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20多年的偏上水平,但后市依然有空间。在本轮宏观经济大背景下,为保持足够的对冲力度,准备金率水平甚至有望突破13%的历史最高纪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提高,已经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产生影响。央行也不可能无限提高准备金率。在此情况下,央行下半年有可能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