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总量紧缩效果明显 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仍需加大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郭凤琳 2007-12-11 08:1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874亿元,同比少增1062亿元,一举扭转今年4月以来信贷持续多增的格局。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1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出,此前央行和银监会等部门对商业银行信贷进行调控的效果较为明显。但专家指出,在通过行政性措施控制信贷总量的同时,宏观部门仍需采取措施调整信贷结构,以有效抑制投资反弹和经济走向过热。
  信贷紧缩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由于企业效益向好和流动性过剩等原因,商业银行放贷冲动明显。央行年内多次小幅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未阻挡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脚步。甚至出于与调控政策“抢跑”的心理,进入三季度以来,贷款增速不断提高。前10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3.5万亿元,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量的1.1倍。这无疑加大了宏观经济走向过热的风险。
  在贷款猛增形势倒逼之下,央行和银监会在11月下旬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商业银行严格限制贷款投放。相关部门要求,商业银行今年实际贷款总额不得超出此前核定的额度,超标者必须认购相应额度的定向央票。各商业银行纷纷压缩信贷,并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实现贷款增长放缓。
  而且,出于担心商业银行明年开春便猛烈放贷的局面,央行还于上周六上调了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以遏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在此措施下,专家预计,12月信贷投放也会延续11月份少增的局面。而明年央行会继续通过加强窗口指导、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回收流动性,抑制贷款增长。
  结构调整力度仍需加大
  但另一方面,这种信贷的行政调控手段也带来问题,即只能控制总量却无法起到调整结构的作用。
  从11月贷款投放的结构来看,票据融资一项同比少增即达到960亿元,占了贷款少增量的九成以上;而中长期贷款则比去年同期多增了116亿元。在中长期贷款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据了半壁江山。
  对此,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指出,从结构看,信贷强势特征仍未改变,央行和银监会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调控措施。他认为,居民贷款快速增长是信贷反弹的主导推动力量,其中尤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这对房地产投资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我国城镇固定投资自2006年下半年起出现明显的回落,自今年以来触底缓升,但总体仍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处于持续领涨状态。因此,下一步宏观调控需在调整贷款结构尤其是房地产贷款的高增长方面着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比如在加息时通过不对称调整,压缩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利差,抑制其贷款冲动。
  流动性管理任重道远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M2依然在18.45%的高位运行,这已经是货币供应量连续5个月在18%以上的区间运行,大大高于央行全年16%的目标。
  对此,专家指出,持续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顺差,带来外汇大量流入,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外汇占款,这是M2高位运行的根源所在。央行于12月8日已经宣布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至14.5%的20余年新高水平,有分析师指出,央行仍需加大对冲力度,如果明年要将M2增速降至16%-16.5%,准备金率可能需要继续上调2个百分点甚至更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