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正文

央行加息剑指通胀 明年利率重点应在缩利差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郭凤琳 2007-12-21 11: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居民通胀预期一路爬升到历史最高点之际,中央银行终于按下加息按钮。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傍晚六时在其网站宣布上调存贷款利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加息呈现出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等非对称性特点。
  专家指出,在短期通胀压力较大背景下,央行如此加息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引导公众通胀预期,并缓解存款活期化趋势。但由于活期储蓄利率下调,此次加息对银行利差并无太明显影响,抑制银行信贷冲动,有效缩小商业银行利差仍应是央行明年利率政策的着力点。
  加息旨在防通胀
  今年以来,居民通胀预期不断加强。央行调查显示,第4季度城镇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的占比达47.6%的历史峰值,一改3年来认为物价“偏高,可以接受”的比重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另外,64.8%的被调查者预期明年物价会继续上升,此预期值达到历史最高,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3.4和14个百分点。
  强烈的通胀预期,必将影响到居民、企业的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行为,对物价形成有力支撑;通胀预期加强还会增加居民对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需求,推高此类商品和资产的价格,进而加大物价上涨压力。
  因此,尽管在10月和11月CPI数据出炉后央行并未立即出手调控,但面对强烈的通胀预期,央行最终还是出手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此次加息侧重调整存款利率,以尽量降低负利率程度。由于我国短期通胀预期高于长期,因此央行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短期定期存款利率,提高短存收益。而降低活期储蓄利率,更主要地是考虑抑制存款过于活期化现象。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进一步指出,从此次加息的结构看,防通胀无疑成为最重要的目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体现出稳定居民储蓄的目的。但是,由于调整后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局面仍没有有效改变,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仍然很大,他预计明年一年期存款利率至少还要提高0.81个百分点。
  改变存款活期化长远可抑制信贷
  此前我国五次加息,对银行贷款并没有起到明显抑制作用。这主要因为此前加息实际上仍扩大了银行利差,从而增加银行的放贷冲动。而且,我国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少、投资回报率高,存在着对贷款的超额需求,因此如果加息而不相应缩小利差,就表现为贷款的增加。
  多位专家表示,此次加息虽然存款提高幅度大于贷款,但由于在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活期存款和五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最大,此次利率调整反而下调了活期储蓄利率并维持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不动,因此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影响是偏中性的。
  但另一方面,此次加息的一大功效就是避免存款活期化。活期存款利率首次下调,从边际上降低了活期存款吸引力;半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0.27个百分点,增加了定期存款的收益,也将增加定期存款的吸引力。
  因此,李慧勇指出,居民“储蓄搬家”的局面有望通过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得到一定缓解,这不仅有利于避免通胀的自我循环;而且,存款从活期向短期定期转化这一进程,最终会缩窄银行利差,从长远来看,这种加息方向有助于降低银行利差。专家指出,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央行不仅需要从数量上进行紧缩,也有必要通过缩小利差方式有效抑制银行放贷冲动,这应该成为明年利率政策的一个着力点。
  中美利差只是暂时因素
  12月初美联储降息后,让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利差将影响央行的加息空间。但此次加息,表明在通胀和中美利差之间反复权衡后,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了前者。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表示,从大形势看,目前全球通胀形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美国降息是为了缓解次债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只是应急行为。因此,全球最终还是要步入加息周期,不能静态地看中美利差因素。应对通胀形势仍应该是央行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出发点,货币政策不仅要从紧还要独立。他预计,下一个加息决策的敏感窗口在春节后。
  李慧勇也认为,中美利差只是一个货币政策的参考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国内通胀形势。因为热钱流入最重要的原因是汇率低估和资产升值,因此稳定通胀预期应是第一要务。 
市场有望延续反弹
  □本报记者 赵彤刚 北京报道
  虽然央行非对称加息,但由于出人意料地下调了活期存款利率,因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利率调整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影响,股指将先抑后扬,继续反弹格局。
  资金面影响甚微
  “这次利率调整对资金面几乎没有影响,甚至会加强流动性。”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如此表示。此次央行预料之外地下调活期存款利率9个基点,而3个月的短期存款利率大幅上调了45个基点。央行的本意应该是鼓励储户将活期转为短期存款,减少投机性的资金,并扭转存款不断活期化的趋势。
  “但我们对其效果表示怀疑。”张翔指出,首先,投机性的资金本来就对利率不敏感,在活期利率下调时转存的可能性会很小;其次,对其他类型的资金而言,必然会有部分资金开始分流,也许会选择3个月或以上定期存款。但由于目前依然是负利率,因此如果流向基金或“打新股”等理财产品,至少还有保持购买力的可能,“总的来看,这一措施对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影响甚微。”
  另一方面,此次利率调整后,中美利差出现微妙变化。虽然中国1年期存款利率为4.14%、美国基准利率为4.25%,但目前美元1年期libor利率为4.35%,而同期的shibor利率为4.51%。“此次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无疑会导致人民币利率水平进一步接近美元利率,从而引发更多热钱流入中国。”张翔说。
  银行短多长空
  此次利率调整对银行板块影响也比较复杂,据太平洋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郭士英分析,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业影响分两个方面,一方面,非对称加息对银行是利空;另一方面,活期存款利率下调,对银行业又是利好。“由于银行活期存款量比较大,因此活期存款利率下调基本可以对冲非对称加息带来的不利影响。”
  张翔则表示,就银行股而言,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高于贷款,这延续了央行缩小存贷利差的一贯意图,从中长期趋势来说显然对银行构成利空。不过就近期而言,考虑到定期存款转存的较高成本,以及将活期存款驱赶至定期存款的意图很难实现,“我们认为此次利率调整,对银行反而构成短期利好。”
  “通过这种调整,既能达到抑制银行贷款冲动的政策调控目的,又不会对银行业造成太大影响。”郭士英说。不过,对上市公司整体而言,贷款成本上升,而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在的营运资金的利息收入也会下降,因此对企业整体构成一定不利影响。
  延续反弹格局
  宏源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程文卫表示,此次央行意外地下调了活期存款利率,这是自2002年2月以来的首次,这对市场是偏利好影响。“尽管是非对称加息,但对市场资金回流作用有限,总体对股市影响不大,明日股指有望先抑后扬。”他进一步分析说,目前市场仍处于围绕5000点筑底阶段,估计在春节前后新一轮行情有望启动。
  郭士英对股市也持偏乐观态度,“目前市场经过连续两日反弹,已成功重新站上5000点大关。明日股市即使出现低开,但也不会击穿前期低点,因为4800点底部比较坚固。”
  他分析说,央行没有在前期11月CPI等相关统计数据出来后加息,而是选择股指重上5000点后再行动,调整时机把握比较艺术。在目前股指重上5000点后加息,将对市场进一步反弹有利,未来一段时间反弹有望持续。如果是在大盘跌到4800点加息,那么股指有可能击穿前期低点而再下一个台阶。
  “由于目前实际利率仍为负,因此未来央行还有加息空间,但我们仍看好2008年市场。”郭士英表示。
今年以来人民币基准利率六次调整概况
  □新华社记者 姚均芳 王宇
  中国人民银行20日决定,自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这六次上调概况如下:
  自2007年3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提高到6.39%。
  自2007年5月1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9%提高到3.0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39%提高到6.57%。
  自2007年7月2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6.57%提高到6.84%。
  自2007年8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6.84%提高到7.02%。
  自2007年9月15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
  自2007年12月2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