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常常被投资者理解是上市公司重组的前奏和股价上涨的机会,因而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发行条件低、审核流程快,定向增发也是上市公司喜爱的主要再融资方式。
从同行媒体披露的数据中可以看到,2015年共有890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调整后的融资规模达27599亿元。此外,2015年有58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发,规模超过12174亿元,为IPO融资金额的7.7倍。这两组数字均创出历史新高。2016年全年预计将会有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预计募资金额将超过1.5万亿元。另据投中集团的分月统计报告显示,仅2015年12月就有131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方案,数量与11月92家相比上升了42.39%;再融资金额为2672.68亿元,环比上升了244.83%。
定增一直是上市公司融资的有利通道,尤其在IPO暂停的时候。与2015年下半年暂停新股发行相契合,A股市场定增家数和规模明显高于上半年。
同时,这也给财经媒体记者们在技穷时提供了充分的报道素材,定增规模、定增家数、定增撤销、定增价破发等等都可以数了再数,说了再说,并得到网络广泛传播,随之换回稿费。当然,这点稿费与定增相关的各方收益相比无异于水滴与大海。
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2015年12月完成定增的131家上市公司定增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为88.86%。其中,协鑫集成(行情002506,买入)、南通科技(行情600862,买入)、洛阳玻璃(行情600876,买入)上市首日收益率分别达到了790%、548%和453%,占据了当月定增上市首日收益率的前三甲。就连被视为百姓养命钱的社保基金也在最近不到三个月时间里斥资逾23亿元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而社保基金参与定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些时候。这也为普通A股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参考。
正是由于股市风险莫测,参与定增可获高额且几乎无风险收益,上市公司定增折价等特点,公募私募基金、信托、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各种形态针对定增设计的专门产品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2006年至2015年间发行定向增发项目,一年期定增投资平均项目收益为85.49%,在上述任何年份发行的三年期定增项目均获得了正收益,持有期平均收益高达183.76%。
除了定增一级市场的博弈,还有机构把目光瞄准了新三板企业定增资金存管。身为新三板挂牌企业的阳光金服,联手浙商银行设计了一款定增资金管理工具——公金宝。在公司获得定增同意函前,通过将定增资金存放在公金宝,可以将原来的活期利率收益提高3倍-10倍。产品上线首日即得到1.2亿元的预约。
不可忽略的是,在吸睛又吸金的效果之外,定增还是资本运作的有力手段。在仍然处于胶着状态的万宝之争中,通过定增收购资产对抗野蛮人曾经被业界视为万科逆转被动局面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