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仗今年怎么打?这两大关系释放重要信号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刘夏村 2019-03-07 06:49: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炒股千万条,资金第一条。环境不“友好”,股民两行泪。种种迹象显示,今年的金融政策会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注重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对于A股而言,这意味着更友好的市场环境,以及较为宽松的流动性。

(原标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仗今年怎么打?这两大关系释放重要信号)

炒股千万条,资金第一条。环境不“友好”,股民两行泪。

资金多不多,环境好不好?这是事关A股走势的关键问题。今年的金融监管政策到底如何?在请教了一众金融大佬后,中证君送给您一颗“定心丸”:

种种迹象显示,今年的金融政策会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注重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对于A股而言,这意味着更友好的市场环境,以及较为宽松的流动性。一句话——这是个好消息!

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及影子银行

相比去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部分,不仅字数少了,而且没有提及影子银行。

这可能是个重大改变!

要知道,去年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据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统计,仅前三季度,中国广义影子银行规模就减少了3.6万亿元。监管行为在规范影子银行活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目前不尽合理的融资体系中,影子银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市场尤为关注,在稳经济、稳金融的背景下,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这样的期待,也能从1月社融数据回暖,进而引发春节后股市上涨中窥见一斑。

一位信托公司董事长认为,影子银行受到限制之后,对整个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家也逐渐认识到,影子银行所具有的正面作用。此外,经过监管规范,影子银行的高风险资产已大大缩减,业务行为更加合规;经过去杠杆,宏观杠杆率已经稳定。

这种认识的转变早有征兆。去年底,央行行长易纲曾公开表示,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金融市场的必要补充,影子银行不是完全负面的词,只要依法合规经营,便能成为金融市场的有效部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放任不管。近期,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会继续紧盯进行监管套利、加通道、加杠杆的影子银行活动。前述信托公司董事长也认为,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会注重发挥影子银行的正面作用,并将其不利于金融稳定的行为纳入有效监管中。

“总之,今年的日子要比去年好过。”一位信托业务人士说。

监管人士频提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

中证君发现,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在全国两会上被多位金融监管人士提到。

先是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继而是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

某券商大佬认为,稳妥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可能是今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他说,目前已经有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需要得到稳妥处理;同时也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注意防范单体金融机构风险爆发,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冲击。在这一过程中,稳妥处置、避免一刀切将是重要原则,避免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背后的原则:把握好两大关系

政府工作报告和监管机构的发声,让今年的金融监管工作路线图逐步浮现。

多位金融机构大佬提醒中证君,关注今年的金融监管工作重点,一定要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两大关系,其释放的信号意义非同小可。

一、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积累的诸多风险隐患必须加以化解,但要遵循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要求,在发展中逐步化解,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出台政策和工作举措要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调结构,防控风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同时,也不能只顾眼前,采取损害长期发展的短期强刺激政策,产生新的风险隐患。

二、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只要市场主体有活力,就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活跃。

多位金融人士认为,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意味着监管机构要客观、中性认识影子银行的作用,既要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又要发挥影子银行的正面作用。在目前国内融资格局下,将有助于缓解民企融资难题,促进宽货币转变为宽信用,市场流动性会更好。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意味着监管机构要更加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避免在执行政策中出现运动式、一刀切的不良倾向,市场活力会更好。

更好的流动性、更好的市场活力,对于A股而言,是个好消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