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抢“C位” 张近东:为苏宁发展灌输科技血液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 2019-05-09 16:35: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张近东多次强调,要服务好消费者,光靠苏宁是远远不够的,智慧零售的创新是苏宁一直追求和实践的,但经验和成果是行业和社会共享的。

(原标题:数字经济抢“C位” 张近东:为苏宁发展灌输科技血液)

“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洞察新消费经济的两层次细分需求,深度满足了用户隐藏的需求,成为零售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苏宁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荆伟强调了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对于驱动零售业新变革的重要意义。

荆伟认为,作为消费承载体的零售行业亟待实现体验与效率的升级,而数字化能力的建设与落地是关键所在。

近年来,苏宁科技集团凭借着一系列重磅产品的发布及大规模资本投入迅速跻身国内一线互联网科技公司行列,而其背后的苏宁则在成功完成互联网转型、创建智慧零售模式的同时,已将自身打造成了一家不折不扣的科技企业。

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的操盘与谋划,他就是苏宁的创始人与掌舵者——张近东。 

(图: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必须要为苏宁发展灌输科技血液”

1990年,张近东创立苏宁,此后近30年内,苏宁的发展正赶上了互联网科技带领中国完成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可以说,互联网科技在零售领域对生产关系、消费形式及商业模式的重构影响极为深刻。依托于互联网科技的创新能力,华为、苏宁、联想等一大批民营企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网络零售额超9万亿元,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

2015年,“互联网+”也被正式写入政府报告,随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产业迈入大融合时代。在零售行业,互联网科技的快速迭代与融合也让行业运营效率与服务体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级。 

(图:苏宁门店智能导购)

这一轮科技浪潮,苏宁体会良深。从专业零售到连锁发展再到转型智慧零售,如今成为在零售业双线布局、最全面的数字化平台,张近东带领苏宁的转型实践为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

将时针拨回到2009年,彼时的苏宁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连锁零售平台,1000多家门店遍布全国。然而,张近东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大规模引进科技人才,迅速推进线上平台的建设。这一年也成为苏宁迈向零售技术深水区的开始。

在此期间,张近东曾对苏宁的高管表示,必须要为苏宁的发展灌输科技血液。

因此,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看到了转型中的苏宁在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据了解,苏宁目前在美国硅谷及中国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地设立研发基地,建立了从前台产品、后台运营、内部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体系,实现了商品、供应链、金融支付、物流服务、市场推广等全流程实时、在线管理。相关的技术研发人员,超过8000人。

据荆伟介绍,目前苏宁拥有自主研发系统超过4000个,提供十万多种服务,已经成为了苏宁智慧零售体系搭建的依托。正是基于这样的布局优势,让苏宁在双线融合的智慧零售时代建立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技术要共享才能凸显价值”

在张近东看来,智慧零售就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商品、用户、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将采购、销售、服务等流程智能化。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技术对人货场进行彻底重构,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运用大数据将市场需求传达至厂商。

以苏宁平台在售的一款婴儿枕为例,据了解,苏宁依托大数据对2852万条相关用户评论进行了智能分析,显示出婴儿乳胶枕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此外,这项大数据分析还准确判断出了潜在用户的年龄区间在1-3岁。 

在今年年初的一场苏宁内部活动中,张近东再次强调了科技对于苏宁智慧零售战略的重要支撑,“要依托科技加持,提升服务效率,推动零售变革”。张近东表示苏宁将全面输出智慧零售核心能力,与全球零售企业携手共同构建全球零售大生态体系。

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苏宁正式对外发布了“智慧零售大脑”,据了解,这是一套基于AI、大数据、云计算而打造的技术方案,包括人力资源即服务(HaaS)体系,存储、网络、IDC及IOT设备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体系,AI平台、大数据平台、云平台共同构成的平台即服务(PaaS)体系,以及千人千面、无人门店、AI客服、智慧家庭等在内的软件即服务(SaaS)体系,是一系列数字化体系的集成。该方案可以运用于多个场景和平台的开发与布局。

“智慧零售大脑”表现了苏宁科技全面开放数字化能力、运营能力、供应链能力,赋能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决心,荆伟表示。

而张近东也多次强调,要服务好消费者,光靠苏宁是远远不够的,智慧零售的创新是苏宁一直追求和实践的,但经验和成果是行业和社会共享的。

苏宁张近东苏宁科技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