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对内外部挑战 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监管部门最新表态)
货币政策的总量功能和结构功能哪个更重要?
在内外部挑战下,货币政策该如何应对?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着手?
什么样的金融结构有利于企业融资和经济增长?
新三板改革如何纵深推进?
证券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今日举行的2019年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论坛年会上,针对上述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办公厅主任肖远企,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明,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孟宥慈阐释了自己的见解。
孙国峰:货币政策的总量功能和结构功能
是分不开的
孙国峰表示,货币政策的总量功能和结构功能是分不开的。总量功能是结构功能的前提,管好总量,才能为优化结构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如果总量管不住,就会导致结构扭曲的固化。
调结构有利于提高宏观资金使用效率、盘活资金的周转运用,更好的发挥存量货币的作用,减少对新增货币的需求,有利于控制总量。同时,结构引导有了成效,信贷资源也能流向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撬动金融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社会福祉,实现更好的总量调控效果。
实践证明,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行之有效的,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融资成本也有所回落,对冲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经受住了外部冲击的考验。在货币政策发力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发挥货币、财税、监管等政策的“几家抬”合力,强化预期引导作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焦点,提升央行信誉,这些也都是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用改革的办法优化货币政策调控
孙国峰表示,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优化货币政策调控,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挑战,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金融方面最主要的着力点,就是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要点,一是从供给侧入手,要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大力改善金融供给能力,提升金融供给效率。二是从结构性入手,要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从制度上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三是从改革入手,运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金融体系结构优化,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面对内外部挑战 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
孙国峰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外部经济环境有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韧性持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金融风险趋于收敛。但也存在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面对这些内外部挑战,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用好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箱,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强化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和六稳的要求,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肖远企: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
融资结构
究竟什么样的金融结构有利于企业融资和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最优的金融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办公厅主任肖远企表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融资结构,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体系才是最优的。
“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结构演进来看,并不存在理论上所谓的最优金融结构,间接融资主导型和直接融资主导型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也可以互补。”肖远企表示,一般认为,如果有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配置资金效率更高,但是投资者也容易直接暴露在市场风险之下,发生金融危机的机率也会比较高。如果金融市场还不是很完善,间接融资往往在动员资金、形成规模经济、吸收和割裂风险、保障金融稳定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但也有缺陷,在创新、驱动、效率方面会打折扣。从历史统计看,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的次数远远高于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对于融资结构,肖远企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融资结构,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体系才是最优的,也才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才能及时有效的防范出现重大金融风险。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是金融的本质和组成部分,不要把研究的范围局限在比例上,更重要的应该是其组成要素和功能定位。如果把组成要素和不同的功能定位优化,就能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多样化、多变性的金融需求。
此外,肖远企认为,虽然外资进入一国金融体系到底能发挥多大的正向作用还缺乏实证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外资参与对于丰富一个国家和地区金融服务的渠道、方式、范围,改善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般来讲,一个活跃度高的金融体系比活跃度非常低的金融体系更加有效率,也能更加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和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当然也更有利于金融稳定。“但是,这个活跃度怎么把握,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里面,各种机构的参与度,究竟在一个什么样的合理水平,现在缺乏实证研究。”
徐明:深化新三板改革举措将陆续出台
徐明表示,新三板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目前新三板具备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市场基础。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新三板开展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倾听企业和投资者呼声,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研拟了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总体方案,待履行有关程序后,相关改革举措将陆续出台。
此外,增量改革举措将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统筹推进,具体改革方向就是以精细化分层为抓手,研究引入更具竞争性的发行制度和更高效的交易机制,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增加投资者数量,丰富投资者类型,同时探索实施差异化表决权,积极推动转板机制。存量优化和增量改革的合力将激发新三板市场活力,增强新三板市场韧性。
四个原则制定改革方案
徐明介绍,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了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在投融资关系方面,投资与融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投资就没有所谓的融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目前新三板合格投资人数量较少、类型单一,无法充分满足上万家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
二是坚持依法依规推进改革。相关改革举措都是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进行的探索,涉及到制定和修改证监会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自律规则的,均在配套准备中,同时已启动现有自律规则系统的整体修订工作,确保相关改革举措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夯实新三板发展法制基础,我们积极参与了《证券法》修改,积极推动制定新三板条例。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针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监管风险和技术系统风险等,我们有针对性地拟定了风险防控工作的方案,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强化内外部监督制约,实现风控手段对业务流程的全覆盖。
四是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改革并重。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的存量优化予以先行推进,下一步将优化挂牌条件实施标准、出台终止挂牌规则、制定挂牌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优化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挂牌公司质量;完善现行可转债制度和优先股,将可转债范围扩大至所有挂牌公司,放开优先股转股限制,探索资产证券化品种,丰富融资工具等。
孟宥慈: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
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孟宥慈表示,虽然证券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当中的作用不断体现,但是和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打造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在金融领域的系统重要性不足,难以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突出作用。二是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发展能力欠缺,抗周期能力有待提升。三是风险管理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国际化程度不高,海外影响力欠缺。五是客户服务深度不够,客户黏性不强。
孟宥慈强调,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以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为契机,推行行业生态重构。二是以资本扩充为驱动力提升行业的整体实力,希望证券公司能够在现在的大背景下通过并购重组、改制上市不断发展,以资本扩充为驱动,不断丰富业务类型,提高盈利水平,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三是希望以金融科技发展为引擎,形成创新驱动的新格局。四是以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五是建立以诚信、合规和专业的企业文化为基石,推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