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市场评论员 - 李迅雷 - 正文

李迅雷: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李迅雷 2020-11-14 03:1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李迅雷: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近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涉及的资本市场方面的篇幅不小,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

这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我们对于五中全会公报上没有提及资本市场的疑惑。因为在公报中几乎没有提及资本市场,更没有提及房地产。但这其实与中央提出坚持房住不炒和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是一致的。

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

已经成为共识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当中有两大依赖:一大依赖是房地产,房地产直接和间接贡献了中国经济增长率中的30%;第二大依赖是各大地方和企业依靠金融来扩大融资,使得中国的M2余额超过美国加欧盟之和,因此,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8%,显著高于美国、欧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比重是最高的。而且在上市公司利润总额中,金融企业的利润占比也接近一半。

今后,金融更强调服务的功能,同时房地产要严格控制其投资属性,更多应该体现消费属性。只有把金融和地产的贡献率降低到比较合适的水平,这样对于经济转型是有好处的。所以公报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很猛,确实给老百姓的消费或融资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倒逼传统金融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规模、信息垄断和监管缺失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监管范围。

金融体量过大,不仅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而且会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导致社会不公。因此,吸取了这些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目前监管部门和金融市场各方已经达成了共识,即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不要玩“钱生钱”游戏。与此相对应的是,货币政策也要围绕着不搞大水漫灌、引导市场利率水平下行和金融脱虚向实方向展开。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在政策导向上要打压金融或房地产呢?我认为不能这样去片面理解。要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金融和房地产的风险肯定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过度去抑制金融和地产发展,如果抑制过度,会触及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反而可能会诱发系统性风险。

例如,国务院金融委近日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提出,“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记得过去的提法是“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如今提“增强”,这也表明高层对资本市场寄予厚望,要朝着脱虚向实这个方向发展。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是为了在货币政策、微观主体活力和资本市场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落脚点在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股市今后投资机会

侧重头部企业

从十四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总方向看,是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实际上是把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主要抓手。我国经济结构往先进制造业、生产型服务业方向上来转,往居民收入结构的优化、实现共同富裕方向上转,朝着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极、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等这方面转。

这对资本市场来说,也带来了繁荣和发展的机遇。首先,从十四五规划依然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减少我国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在房住不炒政策指导下,居民的资产配置重心会从房地产领域转到金融产品领域。刚刚结束的10月,全国房地产的销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金九银十”的房地产销售盛况没有再现。

其次,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大量的银行储蓄资金转移到资本市场,权益类产品恐怕会更加受欢迎。今年前三季度IPO创了历史同期的新高,全球IPO融资额排名第一,今年公募资金的募资规模也创了历史新高。

第三,从投资维度看,五中全会公报对投资有非常明显的指引意义。一是中国经济仍处在战略性机遇期,有制度和政策作保障,投资机会很多。二是资本市场要服务好实体经济,故将继续大力发展;居民资产配置中,房产比重下降,金融资产比重上升,也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三是经济转型必然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从主题投资的角度看,绿色环保、能源及粮食安全、科技创新、数字网络、先进制造、新基建、医疗健康等,在公报中都有涉及,也带来了相应投资机会。

第四,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速增长阶段,企业的分化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头部企业的行业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与此相伴的,是研发投入占比的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十四五期间,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应该还能增加。从美国股市看,过去30年来,大市值公司的市值占比,从过去的10%上升到了约70%。因此,我国股市今后的投资机会,也将侧重于头部机会上。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

实现良性循环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应该是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的主要目标,我的理解,就是要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

刘鹤副总理曾说过,“资本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具有枢纽作用”,并指出,资本市场对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认为,资本市场繁荣有利于“去杠杆”,一是在房住不炒政策背景下,居民的房贷余额增速下降,居民杠杆率水平能稳定甚至下降;二是房地产开发商受限于“三条红线”,杠杆率水平也有望下降;三是由于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比重大量增加,使得上市企业的杠杆率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下降,即企业去杠杆,有助于全社会杠杆率水平稳定,降低金融风险。

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实施,公司上市家数将大幅增加,如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受理的上市申请数量累计接近900家,但令人不安的是,市场化发行价的估值水平似乎有点偏高。如果能够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势必加大资本市场的退市风险,这将有助于让投资者在参与申购时,会考虑到退市风险。以美国为例,过去40年来,退市家数超过18000家,即80%的上市公司退市了。A股市场30年,退市数量只有百余家,从长期看,显然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出入畅通”和优胜劣汰。

此外,还要完善多层次、高适配的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好各层次板块支持创新发展的功能;扎实推进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发挥市场机制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高质量运行。

最后,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改革、开放和创新,资本市场同样也需要改革、开放和创新,其中开放是指双向开放,十四五期间,一定要把外资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占比进一步上升。目前,A股市场外资持有的股票流通市值占比大约只有4%,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严重偏低,而且国内证券机构来自海外的收入也非常少,这是需要补短板的地方。

此外,在支持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方面,不能因噎废食,既要充分肯定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实事求是,高度关注相关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和风险苗头,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包容性的有效监管措施,确保风险不外溢,发展有效果。

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疫情蔓延下,依然保持一枝独秀,充分体现出我国的制度优势。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基础性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