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市场评论员 - 李大霄 - 正文

央妈投2000亿MLF 银行却跳水 怎么回事?李大霄:银行之后最大机会在这里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央妈投2000亿MLF 银行却跳水 怎么回事?李大霄:银行之后最大机会在这里)


11月30日,港股恒指今日低开低走,沪指午后翻绿,银行股早盘爆发,午后突然跳水,发生了什么?

市场忧虑外围摩擦升级,港股恒指午后跌幅扩大。外围的影响是银行股大跌的核心原因吗?

无视外围影响,银行股早盘爆发。市场人士认为,央行近日披露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贷款利率上行了6个基点。市场将其解读为利率底部已经形成,利率正形成向上趋势。

中金公司更是认为,银行股迎来类似2016-18年的大行情,上涨空间超过60%。

中金表示,3季度以后银行资产质量进入全面向好阶段,宏观经济复苏和利率边际企稳给予银行稳定的经营环境,“业绩反转,而非估值反弹”逻辑将推动银行股迎来类似2016-18年的大行情,A/H银行股上涨空间超过60%。

央行今日进行2000亿元(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而事实上,央行此前在16日已超额续做8000亿元MLF操作,对冲本月到期共6000亿元的两次MLF。

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午大涨正确的理解是,央行意外放水让市场解读为央行释放流动性,利好股市,尤其银行股。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今日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澳新银行中国市场经济学家邢兆鹏认为,央行此举一是表明后续并无降准意愿,通过MLF满足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二是再贷款额度可能用尽,需要压制银行负债成本,避免LPR报价上升。未来的意外操作可能还有,特别是春节期间针对现金的流动性需求。

央妈大爱!投放2000亿“麻辣粉”

今年以来,MLF已形成每月15日操作的惯例(遇节假日顺延),以为20号的LPR报价提供参考。

但是11月30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020年11月30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此次MLF的操作让市场略感意外,但也让市场感受到“央妈的爱”:MLF操作超出市场预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回落。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时投放一部分MLF可避免12月中旬投放过多,与中下旬财政集中投放错开。更重要的是,投放MLF主要平抑中期利率(如1年期同存利率)。

开源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为敩表示,永煤债券违约造成局部流动性紧张,因此央行投放2000亿MLF主要是托底,维稳市场流动性。

另12月中上旬合计有1.14万亿流动性到期,其中12月6日(周末,顺延至12月7日)、12月16日各有3000亿MLF到期。

光大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从操作的时间上看,如果于12月15日一次性大量操作MLF,那么既无法覆盖12月初的OMO、MLF到期,也容易和12月中下旬的财政集中投放撞车。所以,11月30日先操作一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月末DR007自11月24日起始终在2.2%以上水平,且保持上行态势,此次新做MLF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另一方面,12月7日将有3000亿元MLF到期,同时12月7日也是银行缴准日,因此此次新做MLF或也有提前缓解12月7日资金面趋紧的考虑,减少MLF到期与银行缴准日叠加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李大霄盘后放话:银行股之后,地产股蕴藏巨大机会

今年9月初,在“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李大霄却提出来看好银行股的投资机会。

这一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相比,无疑是迥异的。

彼时,李大霄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被嘲笑、讥笑、谩骂、威胁、恐吓、批判的一个人,到现在为止,仍然被批判。”

而就在近期,银行股却迎来了疯狂的上涨!这意味着,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三个月之前的观点“应验”了。

需要说明的是,截至发稿,银行股行情已有所回落。

精彩观点:

现在除了李大霄之外,终于有人认同银行股投资价值了,因为它涨了。当所有人都认同银行股是好东西的时候,那行情差不多就到头了。

大金融板块投资机会的排序依然是,银行、保险,再到券商。排序千万不要倒过来,券商一定是在银行、保险后面的。逻辑是,全国的上市券商利润和加起来,都比不上一家银行的利润。

整个地产行业都是悲观的,绝望的,就像当时大家对银行股的误区一样。房地产是16万亿的市场,16万亿的市场难道就找不到一家好公司吗?

很多人认为房地产股票市场不行,这是普遍的误区,误区一定是会被纠正的。这个纠正就像今天的银行一样。房地产股票市场隐藏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房地产的机会已经悄然发生了,很多地产龙头已经在涨了,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而已。地产是“三傻”里面最傻的一个板块,它基本上是会被纠正的。

我也是看好特斯拉的。但是在这个位置,我不敢说新势力的机会一定大。假如你是若干年前买了特斯拉,我还是建议拿着。

我继续看好银行,在周期里面接下来会看好地产。地产是不应该被抛弃的,肯定会出来一些好公司,特别是龙头公司应该会得到估值修复。

以下为对话全文:

当所有人都认为银行是好东西时,行情就到头了

问:银行股属于周期板块,周期的机会通常是短期的。这轮银行股的行情会你认为会持续多久?

李大霄:第一,要看银行股估值恢复的程度,如果估值一下拔得很高,就是一步到位了。

如果是慢慢涨,那持续的时间就很长。所以要看银行估值拔高的速度来决定其上涨的时间。

总体来说,银行板块就是会成长的,如果涨得快它就“命短”,如果涨得慢它就“命长”。

问:银行板块最终到达多少倍的估值,就是涨到位了?

李大霄:涨到整个行业都认同它的价值为止。当所有人都认同银行股是好东西的时候,那行情差不多就到头了。

现在除了李大霄,终于有人认同银行股了,因为它涨了。

问:站在当下,银行是短期机会还是长期机会?特别是港股银行。

李大霄:所以就要看银行股估值恢复的时间,假如是脉冲式,它的上涨时间就很短,但是它脉冲的高度就很高。

如果是逐级上行,它估值抬升的时间就会很长。

问:那现在是属于脉冲式行情吗?

李大霄:初步看来,现在就像短期的脉冲。但希望这个脉冲不要“冲”得太快,这样后面才可能会转为缓慢上涨,这样的时间就会很长,且会很有效。

问:站在当下,你觉得具备怎么样特征的银行股,它的机会会更大?

李大霄:具备成长性、低估值、规模不断增长、从国内走向国外、有优秀的银行家带领的真正优秀的银行龙头。

比如,那些仅仅是低估却没有成长性的公司,其机会就不大。

问:现在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起来了,那对保险和券商你又怎么看?

李大霄:排序依然是,银行、保险,再到券商。

排序千万不能倒过来,券商一定是排在银行、保险后面的。逻辑是,全国的上市券商利润和加起来,都比不上一家银行的利润。

看金融股,他的盈利能力,以及整体规模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不看这些指标,大多数人只是以炒股票的角度来思考。

如果是以拥有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一家公司就等于一个行业的要好。

看好港股“五朵金花”

问:房地产也属于“一家公司的利润等于别人一个行业的利润”的情况,按照上面的逻辑,意思是你也看好房地产?但在很多人眼里,房地产投资的机会已经是过去式了。

李大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整个地产行业都是悲观的,绝望的,就像当时大家对银行股的误区一样。

房地产是16万亿的市场,16万亿的市场难道就找不到一家好公司吗?这是一个问题。这是灵魂一问。

灵魂二问是,你试想一下,每个人花费最多金钱的地方在哪?是房子。这也每个家庭花钱最多的地方。

但是很多人认为房地产的股票市场不行,这是普遍的误区,误区一定是会被纠正的。这个纠正就像今天的银行一样。房地产股票市场隐藏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每个家庭花费最多的就是住房,但竟然是这么看空房地产股,那显而易见是误区。

问:你意思是房地产接下来会有机会?

李大霄:房地产的机会已经悄然发生了,很多地产龙头已经在涨了,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而已。

问:房地产会成为继大金融板块之后,有机会的板块吗?

李大霄:地产是“三傻”里面最傻的一个板块,它基本上是会被纠正的。

接下来,我觉得金融、地产、消费、基建、周期这“五朵金花”,会有机会。

内银、内房会有大机会

问:接下来港股,特别大的机会将会是什么?

李大霄:内银、内房,应该是特别大的机会。

因为这些板块已经被低估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问:这个声音也是跟市场上有点不太一样,目前大家还是关注新能源、医药、科技,他们才是主流。

李大霄:涨起来就会成为主流。所谓的主流就是涨起来才成为主流,你不要倒过来。

很多人都是趋势投资者,市场上巴菲特还是非常罕见的,就算是在港股、美股、A股都是同样的道理,涨上来就很多人就去追了。

问:如何看待近期以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大涨?

李大霄:这个不敢说,因为造车新势力实在太火了,它是一个全球多头和空头对赌最严重的一个板块。

我感觉现在肯定是多头赢了,我也是看好特斯拉的。但是在这个位置,我也不敢说新势力的机会一定大。只有真正的王者才能笑到最后。

假如你是若干年前买了特斯拉,我还是建议拿着。

归纳起来,我继续看好银行,在周期里面接下来会看好地产。地产是不应该被抛弃的,肯定会出来一些好公司,特别是龙头公司应该会得到估值修复。

问:地产板块,具备什么样的特质的公司才叫好公司?

李大霄:第一个特点,是越来越大。

第二, 它找到自己的稳定的盈利模式,而不是依靠疯狂拍地去获得盈利的公司。

找到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的地产公司,以后在16万亿的市场总会分一杯羹,这一点我非常确定。

如果在16万亿的市场都找不到一家好公司,我觉得肯定是没有理由的。

起码银行股龙头前五家肯定能找到一家,如果前五家都没有一家能走出来,我相信这个行业肯定没法干了。我相信这种情况也不会出现。

对标美国市场来看,假如摩根大通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大银行没有一家能活下来,我也不相信。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