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预期差下的中远海控,到底何去何从?)
海控周五大跌,最低点跌幅接近8%,收盘后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4.9亿,前三季度合计净利润675.88亿,同比增1650.92%。
这样一个全年净利润破千亿的公司,却在一周的时间内狂跌了20%,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预期差太大。
一、利润上的预期差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预期,第一种是以蛋总,红总为首的资深从业人员和资深投资者,认为海控的业绩在未来几年会逐年递增,因为长协价格至少是翻倍的,即使即期运价回落,长协增加的利润也足以让明年利润超过今年。
另外一种是以各大券商、私募为首的机构,认为海控业绩在未来几年会逐年递减,因为运价不可持续,长协执行力堪忧。
核心分歧在于长协价格到底能不能执行。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油运市场,去年石油战影响,油运价格一度飙升到30万美金,随后迅速跌落到了负运价。
而招商轮船在这期间以4万美金-6万美金的价格签了很多一年期的长协,目前一年时间已过,长协执行情况非常好,并未听说有违约的情况。
而这些长协也保障了招商轮船在负运价时代不亏损,甚至是盈利的。
要知道油运市场中,船东是很弱势的,石油大亨才是主宰,为何负运价了还能执行6万美金的超高长协价格呢?
我特意去请教了轮船的董秘孔总,得到的答案是:可能石油大亨丢不起这个人,油亨们从来没有欠过债。
在这里特别感谢一下孔总,中国好董秘。
那么回归到集运市场,虽然情况不同,但是大致的道理是不会差的。
能大规模签约长协的都是大型企业,沃尔玛、美的、TCL、三星等,他们会不会丢得起这人,或者说会不会丧失商业信誉,我认为是不会的。
但是签约长协的,可能还会有一些占比很小的中小型企业,那他们会不会不遵守协议,我想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集运市场,我觉得即使即期运价跌破长协价,大部分企业也是会履约的,个别企业会出现违约。
解决完这个问题,我们再看下个问题。
假设在极端情况下,欧美需求突然雪崩了,港口也不堵了,即期运价直线下降,除长协外全部进入微利状态,那么海控值不值现在的价格?
(这里的假设已经很极端了,亏损是不可能的,因为船东可以通过调节运价控制价格底线,这个在疫情中已经被验证了,无需争论)
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海控的利润就会如某券商交运首席所说的,一年不如一年,今年600多亿,明年200多亿。
我们先计算一下海控真实市值:
A股:股本126.6亿股*16.8元=2127亿
H股:股本33.5亿股*11.44港=383亿港币=317亿人民币
总市值:2127+317=2444亿人民币
并非是软件显示的2690亿。
我们以最坏的情况来计算一下利润:
2021年:1000亿,现在已经是10月份,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业绩了。
2022年:CCFI跌到50%,到1600点。因为长协的缘故,我们给他500亿。
2023年:因为即期运价下跌,长协重新谈,我们给他300亿。
此后维持200亿,为年均利润。
三年总利润:1800亿。基本上是按照某券商首席的预测来的。
我们假设海控的分红率是50%,根据海控三年股东回报计划来看,有重大开支分红是30%,无重大开支是不低于50%,最高一档是不低于80%。
现在公司现金流如此强,50%的利润分红是可以期待的。
那么3年分红就是900亿,那么三年后海控的市值变为2400亿-900亿=1500亿。
按照年均利润200亿来算,7.5倍pe,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之前很多的钢铁股,煤炭股就是这个估值。中国建筑就4倍多pe。
如果是按照另外蛋总他们的预期,我们再来算一下:
2021:1000亿
2022:1388亿
2023:1457亿
2024:1530亿
四年总计5375亿净利润,分红50%来算,四年后海控的市值:2444-2688=-243.5
呃,对不起,我算不下去了。负市值的公司。
如果我们考虑到未来3年运价逐渐回归正常,但是依旧维持一个货主和船东都比较舒服的价格。比如回落30%左右,那么后续的长协必然也会降低。
我们把蛋总的预期折中一下,三年净利润3000亿,后续维持均300亿以上的利润来算一下:2444-1500=944亿,估值在3pe左右。
每年分红150亿,接近16%的股息率。这个比存银行强多了。
那么如何判断,取决于大家更加信任蛋总的预期,还是更加信任机构们的预期了。
二、机构们的博弈
海控一直以来没有被公募或者私募重仓,基本都是轻仓持有。那为什么机构不重仓它,甚至还疯狂的看空海控呢?
这里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因为集运板块的上市公司在A股只有海控一家,而公募基金配置单一股票是要遵循“双十原则”的,其中之一就是单一股票持仓不能超过总资产的10%。
新能源、白酒、医药为什么配置那么多?因为这些行业上市公司非常多。
假如你是一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你想要一鸣惊人,想要登上新财富,想要获得金牛奖。那你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全仓压中某一行业板块,比如去年的冠军基金是农银基金的赵诣,管理的四只产品包揽了全四。
而持仓全部是新能源。
这些基金出名后,就会有大量的基民涌入,拉高基金的保有量,而以收管理费为主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就会大赚。
名利双收。
这部分涌入的资金,同样也要配置这些新能源的股票,就会继续拉高股价。所以新能源股票才会如此疯狂。
中远海控做得到吗?它做不到,就算有基金经理看好它,最多只会买10%,对于净值完全没有什么太大影响,有这精力,不如是搏一搏其他行业。
所以没有公募基金重仓它。
再说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什么券商也都不推荐它。
从底部就开始推荐海控的只有中信建投的韩军,所以他可以不断的推荐,因为一开始听了他的人都会大赚特赚,韩军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观点和逻辑。
而其他券商从底部就没推荐过,现在你让他涨了这么多来推荐,是不可能的,就算他知道海控低估,他也不可能推荐。
因为他的客户就会像大部分投资者一样,指着鼻子骂他:十倍了还推荐,这又害人呢,找人接盘。
所以他只能不断的看空海控,不断的去推荐那些没涨过的股票,以期和韩军一样,一战成名。
不要再骂那些机构傻了,他们只是装傻而已。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而雪球那些踩海控的大V还不如这些券商研究员,因为大部分人从来没有真正研究过海控,只不过底部没推荐过,所以现在来装个好人,给你提示风险。
三、海控为什么波动这么大
说实话,海控的持有体验真的很差,因为大部分人没有真正研究过,只要运价松动就会蜂拥逃跑。
今年1月到3月的大调整,伴随着的也是运价的不断下跌,虽然依旧是高位,但是股价却从17杀到了9块多,惨烈程度比这次还高。
投资海控的人,或者说投资以“涨价”为主线的人,卖出逻辑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不再上涨了,只要价格一跌,就会疯狂出逃,不计成本的跑。很多机构也是这样。
后面如果发现价格没有到顶,又会疯狂反扑回来继续炒,在这样的预期之间,海控的波动就越来越大。
大部分人都是认为周期股买在业绩最差,卖在业绩最好,所以每一次发现之前并不是业绩最好的时候,就会再买回来,而出现“疑似”高点的时候,就会卖出。
海控本身也没有特大机构持有,所以波动非常大。
每一次下跌,在一些人眼里是倒车接人。
每一次下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是倒车碾人。
海控并非一只“好股票”,因为在它身上赚到钱的人太少,大部分时间在跌,小部分时间在涨。
海控的未来何去何从,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坚信价值。
$中远海控(SH601919)$ $招商轮船(SH601872)$
@今日话题
@红领巾传奇 @明尧 @Bigpendan @阿阿华 @ctleo @张平原 @润哥
#中远海控预计Q3净利润近305亿# #雪球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