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美联储能否阻止美国经济衰退?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1-13 21:44: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年内预计美联储将有多次加息,市场仍需警惕流动性收紧的风险。

(原标题: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美联储能否阻止美国经济衰退?)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非农及CPI数据公布后,美国经济处境变得十分尴尬。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通胀已经破7,这意味着当前的通胀水平和“大滞胀”时期已经基本相当。此外,美联储最担心的事情也初见端倪,即“工资-物价”螺旋初步形成,低收入者要求更高薪资增速。这可能导致通胀率保持在远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水平,迫使其大幅加息,并引发经济衰退风险。

如果按照1980年的方法,重新计算当前的通胀水平,即所谓“影子通胀”,则会发现美国CPI同比增速已达到15%左右的高位。

美国当前经济状况

当地时间1月12日,美联储发布了俗称“褐皮书”的地区经济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最后几周,美国经济增长温和,但由于受限于持续的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部分地区的企业对未来六个月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降温。在12家地方联储中,10家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影响了经济活动,加剧了通胀和招聘方面的挑战。

在通胀方面,该报告显示,各个行业的服务提供商和商品生产商,都受到来自批发和材料价格成本上升的压力。一些联储将高成本归因于持续的供应链中断;也有一些地区反应运输瓶颈在最近几周已经稳定下来,但采购成本仍然很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的劳动力短缺和相应的工资增长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成本压力。

值得注意是的,该报告显示,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推动了美国全国范围内工资的强劲增长,一些地区在报告中强调了与非工资福利相关的劳动力成本的额外增长。许多地区的报告指出低技能工人的工资增长特别强劲,在所有行业、所有员工和所有地区的薪酬增长均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此外,亚特兰大联储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最低收入者的工资正以金融危机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高收入者的工资增速。这一数据与各行业的平均时薪增速较为一致,考虑到近半年来工资增速的持续走高和物价增速走势同步,工资和通胀螺旋上升的局面或已初步形成。

从小企业运营状况的角度看,据Business调查发现,接近90%的小企业计划提价15%及以上,这是源于不停增长的成本负担。近九成的小企业报告称,自新冠大流行以来,供应或服务的成本增加了,其中大多数(71%)报告说至少增加了20%。

美国商会的首席政策官尼尔·布拉德利表示,通胀已经成为小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小企业主对通胀的担忧已经超过了新冠疫情。疫情爆发初期,小企业们主要面临的是封锁管控和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等问题。而现在他们面临的主要是通胀、劳动力严重短缺和供应链中断。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美国目前约有中小企业2500万家,其数量约占美国全部企业数量的98%,是美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市场警惕流动性收紧风险

随着通胀年率持续保持在2%的灵活目标的两倍以上,美联储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通胀。去年11月,美联储开始减少每月购买公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步伐,并将在3月中完全结束该计划,为其在3月15-16日的政策会议上开始加息扫清道路。

美联储面临着来自国会和公众的压力,要求他们应对19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包括美联储理事沃勒、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博斯蒂克和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在内的决策者已经暗示,如果目前的经济状况保持不变,他们希望最早在3月升息。

通胀显然成了决定美联储货币政策下一步走向的关键。美联储去年12月会议上发布的利率点阵图暗示今年或加息3次,每次25个基点。最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交易员认为美联储3月加息的概率为74.4%,12月实施年内第4次加息的概率约50%。

高企的通胀、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市场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担忧,正在共同影响美股市场的表现。若通胀迟迟无法回落,美联储为对抗高通胀可能会过快收紧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进一步复苏,而对经济景气极为敏感的股市将会迎接巨大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最新的褐皮书对经济的总体描述是“温和”增长,尽管较之前两份报告中“温和至适度”增长的评估有所下降,但整个报告的基调仍偏乐观,而非悲观。

因此,乐观来看,加息乃至于缩表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当前美国通胀高企的问题。但一方面,其确确实实可以部分缓解通胀上行的压力,而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转紧对于预期的影响也举足轻重,如果各个市场主体认为通胀水平会有显著回落,则会改变其高通胀下的行为模式,使得调控政策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高企的通胀水平仅靠一到两次加息很难真正改变,因此,今年年内预计美联储将有多次加息,市场仍需警惕流动性收紧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