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炒股赚钱的关键是运用最简单的常识)
很多人以为炒股赚钱需要的是复杂的公式运算或大量的财务数据,更有人认为需要超级电脑程序才能赚到钱。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炒股赚钱的核心其实是“常识”。
这个常识主要是指商业方面的和生活方面的常识。
有不少股民问你怎么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我的回答就是:常识
还有很多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炒股20年没有被套的?我的答案还是:常识
什么是常识?
就是生活和工作、经营的基本知识。
我下面就聊下我是怎么运用这些常识炒股赚钱的三个例子:
1有一年,有一家血制品公司的股票大跌,原因是因为“两票制”的推出,使得公司的盈利大跌,因而股价大跌。
我于是在网上搜了下什么叫“两票制”。
虽然我才小学毕业,但我还是大概看懂了“两票制”是销售渠道的改革的意思。
虽然我在医药行业方面是个外行,但是我知道一个常识——好酒不怕巷子深。
也就是只要企业产品好,销售渠道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只能是暂时的。
于是我看了下这家公司的资料,我发现这家公司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类在国内上市公司同行业中都是排前三的。而且它拥有极为宝贵的资源——采血站
国家对采血站的审核是极期严格的。甚至多年停止血站的审批。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的血站就是壁垒,谁的血站多,谁就牛。做血制品,没有血站那还玩啥?这也是个常识吧。
所以我们通过常识就可以知道这家公司所属的行业其实是国家管控的,竞争性很低,行业内就那么几个对手。
在销售渠道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只要思考两个常识问题:
一 血制品公司和一级经销售商最终谁的话语权会更高些?
二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没有减弱?
很显然,运用常识可以看出公司的产品属性使公司和下游客户的博弈中并不处于下风,只要公司下一步处理好新的营销关系,业绩会迅速回升。关键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减弱,公司的技术实力、血站拥有量都没有变,产品依然受消费者需要,通过开建新的血站,公司的竞争力还有所提高。
所以我基于这个常识性的思考,买入了这只暴跌的股票。一年后股价就翻倍了。
我没有看什么财务数据,也没有做过什么估值计算。就是基于常识的思考就赚钱了。
2 有一年有家汽车行业的公司股价常年不断下跌,暴亏几十亿元。
虽然亏了几十亿元,但我思考的是一个常识问题:未来一二年公司会不会继续亏损。
公布的亏损代表的是过去,股价上已经表现了。如果未来一二年公司不亏损了,那么公司的股价就应当大涨了吧?就是这么个常识。
然后我就看公司的一些资料。资料显示公司亏损是由于过去的经营方向不正确,现在更换了领导,重新树立了新的经营方向。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公司换了一个新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肯定是要好好干的。关键是他口号喊得叮当响,他的管理下公司到底能不能有转机呢?并且公司表示要马上组织生产大量的新车型,这表明公司找到了原来亏损的根源——车型老旧。
于是我就开始关注它每个月的汽车销售报表。发现它的有些车型卖的还是不错的。而且有越卖越火的趋势。我们稍懂经营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常识:只要把不赚钱的业务通通关掉,只做当下赚钱的业务,那么肯定就能减亏甚至扭亏为盈。
于是,我发现这极可能是一个股价低位,然后开始买入。一年多后这家公司股价就翻倍了。
3 有一年股市大涨,市场处于牛市。A股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70倍!高科技股的市盈率达到二三百倍!这个常识是大多数上市公司按照当前的业绩需要经营70年才能回本。高科技股票背后的公司按照当下的业绩经营需要几百年才能回本!这需要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每年以20%甚至50%以上的业绩增速才能化解支持这个股价——很显然,绝大多数公司都不可能保持这么高的业绩增速。因此,绝大多数公司的股价都是虚高的。
这是一个关于企业估值的最基础的常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懂或者也不想懂。
而且还有第二个常识:一个市场所有人都轻松赚钱,这样的情况不可能长久。无论是炒房还是炒币,还是炒什么东西,还是什么行业,市场里所有人都容易赚到钱这种事从来就没有长久的。都只是那几个月或那一 二年的事情。
所以,在当时人人都炒股赚钱,股票市盈率很高时,我就清仓了。半个月后股市暴跌,从此开始一轮熊市。
炒股票没有必要搞什么复杂的估值或精确的行情预测。这些最基本的常识就是我们投资逻辑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