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财政部: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万亿,两年平均增长3.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贺觉渊 2022-01-25 22: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政部: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万亿,两年平均增长3.1%)

1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会上表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突破20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3.1%。全年完成预算并有一定超收。超收的部分将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据许宏才介绍,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预算并有一定超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突破20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7.27万亿元,增长11.9%;非税收入2.98万亿元,增长4.2%,税收收入的增长是主体。财政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价格上涨带动。

2021年财政收入超收,是否说明市场主体负担增加?许宏才对此表示,财政超收是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基础上实现的,主要是受经济稳定恢复,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拉动,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企业利润增长是相适应的,也符合预期。2021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有效落实,没有增加市场主体的负担。

许宏才强调,要理性客观看待财政收入的超收。虽然2021年财政收入实现超收,但是与2019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1%,增幅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

许宏才还表示,按照预算法规定,2021年的超收将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会给今年的预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也为保持今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对于2021年的财政支出情况,许宏才指出,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下降0.1%,地方支出增长0.3%。中央本级支出3.5万亿元,剔除国防武警、国债发行付息、储备等支出后,中央部门支出下降8.2%,这是在前几年连续压减的基础上实现的,体现了中央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从支出结构看,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3.5%、7.2%、3.4%,均高于总体支出增幅。

许宏才表示,2022年财政部将坚持总量和结构并重,提升财政政策效能。保持财政支出在较高水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用好存量和增量资金,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据了解,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基础上,2021年又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许宏才对此表示,2022年将针对市场主体需求,主要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财政部还将聚焦增强地方财力,为减税降费提供保障。同时,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

据许宏才介绍,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创造上,今年将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增加活力上,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

此外,财政部在2021年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用于增加地方财力的均衡性转移支付1.89万亿元、增长10.1%,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是3373亿元、增长13.2%,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3027亿元、增长8.5%,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882亿元、增长11%,这些措施为地方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许宏才还表示,2022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着力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

对于2022年专项债发行工作,许宏才强调,财政部将合理确定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优化专项债券使用方向,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保障重点领域项目建设需要。做深做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合理加快使用进度,确保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