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元证券:非典型的宽信用)
来源:金融界
作者:杨为敩
1、M2虽然在大幅增长,但贷款增长速度却连创新低,更多依赖的是政府财政的力量。
2、从这个结构来看,地产和财政应是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1)地产仍然疲弱,这从连续下滑的地产销售数据就可窥知一二;
2)财政仍然偏强,政府债券继续向上加快0.7%,建装和交运仍然是债券融资继续加快的主要力量。
3、但在其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的力量仍然是不足的:
1)一个关键的细节是,M1增速出现了突然且剧烈地下跌,其增速水平于历史首次掉到负增长的状态之内;
2)尽管我们有春节因素在掩护这个数据,但即使考虑历年的春节表现之后,M1与M2的剪刀差也极少掉到如此低的状态(-11.7%)。
4、异常且不均衡的结构显示出:即使信用已经变得更宽,但资金的流转速度仍然是成问题的,这应该与地产行业退出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有关。
5、但从M2和社融的加快仍然可以看到,在参与者变得更少的情况下,信用还是踯躅且艰难地变宽了,这与大量流动性堆在门前存在着关系,银行总是存在着配置压力的。
6、从各个分项看,与地产关系不大的几个融资渠道的融资规模都出现了微量的加快(票据、委贷、IPO),但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政府加杠杆的话,社融及M2是不会如期企稳的。
7、但政府加杠杆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瓶颈,如果按照今年5.5%的GDP增长来看,现在的政府债券发行速度已经过快:
1)基建并不是一个百宝箱,基建项目储备可能存在着局限性;
2)这意味着后续政府债券的加速度也许不太稳定。
8、但当前的不确定性不止于政府负债扩张的空间,还有地产不景气的向外扩散:
1)从目前来看,这个扩散还不明显;
2)但往后去看,金融周期的扩张随时可能因地产而戛然而止,因此,货币的宽松不会因为短时的融资扩张而停下来。
9、短期的宽信用和远期的信用隐患是并存的,在这一环境下,股债的矛盾都没有明显变化,债市的调整只因其当前估值过高,在调整完毕后,股债可能都会进入一个观望的阶段。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复苏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