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FOF系列 | 选股和选基,哪个更难?)
导读:在“买个股不如买基金”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面对“基金数量比个股数量多”的窘境,到底该如何选基金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近期我对有“专业基金买手”之称的FOF基金经理的投基思路进行了全面梳理,将他们对于基金投资方方面面的看法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参考,期待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本文为FOF系列第六篇。
如果说选取好的股票是权益类基金经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那么选取好的基金则是FOF基金经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于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随着A股股票数量越来越多,鉴于选股需要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自身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及足够的研究时间,因此将选股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投权益基金变得顺理成章。
选基较之于选股,到底是更难还是更简单?FOF基金经理们几乎形成了共识,普遍认为:选基比选股还要难!
广发基金杨喆:未来,大家会发现挑选基金的专业度要求,会比选择股票的专业度要求更高,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全市场基金数量有8000多只,差不多是全市场股票数量的翻倍,理论上选到好基金的概率比选到好股票的概率更低;(2)构建基金组合比构建股票组合的步骤更多,大部分人选股只需要做自下而上,但基金组合的构建一定少不了自上而下环节,而且涉及的资产类别更广,不只是研究A股权益这个单一资产类别。
上投摩根恩学海:实际上要研究一个基金,比研究股票还难。股票是一个公司,公司的业务是相对确定的。评估基金是看人和团队,这是会动态变化的,有太多其他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这不是一个所谓封闭的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无论你是用定性或者定量判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都不足以证明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是正确的。
国君资管李少君:我们知道,在整个市场上,第一从数量上来说,股票大概4000多只,但基金产品的话大概在8000多只。2比1的比例,选基金肯定是比选股票要难的。第二,无论是官方的一些数据还是我们自己调研的一些数据来看,往往股票投资者的收益很难超过基金投资者的收益。比如去年基金的收益的中位数在38%左右,但如果从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样本来看,股票投资者的收益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第三,股票的投资和基金的投资一样,都是很专业的事情。而基金的信息透明度,往往是不如股票或者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的。因为一个公司终归会有一个固定的主营业务,那么通过这个主营业务,无论是他的上游、下游还是他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更多的信息。但对于基金来说,背后的是基金管理人,他的想法和投资观点,是时时刻刻在变的,很难随时或者很稳定的去捕捉到这样的逻辑。
无一例外,上述三位FOF基金经理均表达了“选基比选股难”的看法。在我看来,上述FOF基金经理一方面出于职业立场,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个人投资者选基相对于选股的优势;另一方面也确实真真切切的道出了选基的难点。
所有的FOF基金经理都认为选基比选股票更难,最核心的理由就是认为基金的数量远多于股票。个人认为这一观点存在着片面性,理由是:
如果说要从所有的基金和所有的股票中各自选取出表现最好的那一只,那么显然,因为基金的数量远比个股的数量多,选出最好的基金比选出最好的股票更困难。
然而在实际投资中我们对“难”的定义与上述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再贪婪的投资者也不会期待着选出表现最好的基金或股票。大家的期待一般都是获取一个相对符合实际的投资回报(比如战胜市场),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到底是选基还是选股能够帮我们更容易的实现,我认为选基会比选股容易得多。
这是因为相对于基金间的业绩表现,个股间的业绩分化要远比基金大。优质的上市公司如贵州茅台在时间的长河里可以获得高达几百倍的投资回报;长期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则很可能难逃退市离场的厄运,而我们要在这些业务涵盖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经营情况参差不齐的几千只上市公司中选取出那些优质的公司着实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非常考验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而基金选择则不然,尽管短期基金业绩差异也非常大,但要是把观察视角放长一点,出于主动基金经理们的专业性,绝大多数主动基金均能战胜大盘指数,而且哪怕是大家公认的一些绩差基金经理,其长期业绩也是跑赢了大盘的,对于少数业绩非常不理想的基金经理,其长期跑输市场的幅度也相对有限,而且也会早早被淘汰出局。鉴于此,随机选取一只主动基金长期持有,其获取的收益大概率要高于随机选取一只股票长期持有带来的回报。
下图为个股、基金及基金组合的年化波动率及年化收益率分布图(摘自兴证全球基金林国怀:市场震荡,2022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一文),可以看出基金的业绩波动要比个股业绩波动低得多。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8000多只基金中进行选择,相当于在8000多个成绩均处于中等以上的学生中进行挑选,尽管选择范围很大,单哪怕我们的专业性不够,选中学生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上几乎是100%的。在4000多只个股中进行选择,则相当于在4000多个成绩差异巨大的学生中进行挑选,如果我们缺乏应有的专业性,我们选出来的学生有很大概率处于中等以下。
上述FOF基金经理提到一点,就是选股面对的是客观的财务数据及商业社会,只要我们足够专注与认真,最终我们大概率是能够选取到更优质的上市公司的。然而选基则是选人,人囿于人性,其投资观点及风格则相对更容易发生变化,因此要对某个基金经理的未来业绩做出准确的预判并不容易,可能我们对该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历史业绩和投资操作研究足够深入,但仍然缺乏很好的手段去预判基金经理的未来业绩。
换言之,我们在研究个股时,尽管面临的信息纷繁芜杂,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及专业性,大概率能够把很多涉及个股未来经营的事情搞清楚,在个股研究中,专业性带来的增量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基金研究而言,单个基金经理所对外提供的信息量并不多,很容易在一两天内把一个基金经理公开信息的方方面面梳理得够清楚,但很难据此去准确研判基金经理未来业绩的表现,时常会让人产生一种无从下手之感,哪怕专业如FOF基金经理,他们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正如FOF基金经理于善辉所说:
坦率说我干这一行19年了,觉得对人和人性的跟踪把握,依然还不太具备这个基础,困难度也比较高。
我在FOF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写到过,很多FOF基金经理对自己工作重心的定位并不是选基金,而是进行基金的配置,在获取差不多收益的同时降低业绩的波动性。因此大家不必对于FOF基金经理选出好基金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既然选出好基金非常困难,那么建议大家在投基金的过程中不要过于频繁的去换基金,因为这未必能够很好的转换为我们的投资回报,具体大家可参考频繁换基金,能换出超额收益吗?一文。
在构建基金组合时,如果对各类投资风格的未来走势缺乏像FOF基金经理那样科学的判断,那么均衡的对各类风格进行配置在长期来看大概率能够在降低组合波动性的基础上保持相当的收益水平。比如,如果我们自2019年至今均衡配置成长和价值,尽管2019-2020年组合的业绩会相对偏落后,但2021年至今的业绩又会表现得更为抗跌,整个期间的业绩最终看下来比单一配成长风格没差多少,但波动性得以大幅降低。
海富通的FOF基金经理朱赟表示:
我觉得买基金也需要借鉴买股票的经验教训,避免追涨杀跌。
我认为这一建议是非常中肯的。为什么我们不能进行追涨杀跌,这背后最本质的原因是均值回归的存在,买过去一段时间表现好的基金(股票)卖过去一段时间表现差的基金(股票)为组合带来的大概率是负贡献。
相对于个股中的追涨杀跌,基金中的追涨杀跌对投资带来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基金相对于个股,均值回归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少数优质的公司确实能够穿越牛熊,均值回归对于部分优质公司的股价表现没那么适用。然而基金投资由于更为分散化,底层资产的分散化会使得整体更容易出现均值回归而非强者恒强,另外基金经理业绩的向好会导致管理规模的快速膨胀,规模膨胀会限制基金经理的可投资范围,从而加速均值回归的到来。
(2)基金投资更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特征。对于训练有素的投资者,在进行个股投资时,往往会出现逆市场而行的决策,比如会在高位因为估值过高卖出某股票,也会在低位因为投资价值凸显而买入某股票,比如抄底中概互联。然而在基金投资时,则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旦基金经理过去一段时间业绩不好,大家很难会去说某基金经理迎来了抄底良机,而是会认为该基金经理不行了,需要卖出;一旦基金经理过去一段时间业绩太好,大家也很难去做出卖出某基金经理的决策,反而会认为这个基金经理很牛,值得买入。换言之,很多人会认为个股涨跌不一定是因为基本面,但基金业绩好坏则主要是基金经理的原因,从而造成在基金投资上更显著的追涨杀跌。
关联阅读:
FOF系列 | 专业买手如何看待明星基金经理?
FOF系列 | 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孰轻孰重?
FOF系列 | 专业买手是如何选基金的?
FOF系列 | 如何挖掘靠谱新人?
FOF系列 | 选基金需要懂股票吗?
频繁换基金,能换出超额收益吗?
兴证全球基金林国怀:市场震荡,2022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全文完,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五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