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了很多书为什么没什么用?)
昨天在集思录上遇到一个神经病喷子,弄得我血冲脑门血压升高,也是我自己修养不够吧,虽然年纪大了但毕竟是个凡人。弄的我写文章的心情都没有了。睡了一大觉后好多了。
今天有个网友问我,说学习投资推荐阅读哪些书?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武侠小说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一个不懂武术资质平平的人,要么跌入一个山洞,要么遇到一个隐居高手,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籍,突然功力大增,打遍天下无敌手。但这种桥段只是故事。
同样在投资上虽然学习很重要,但不完全等于读书。过去古人把读书看作是很神圣的事情。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读书也在变化,甚至出现了替人读书的职业,把读过的书写成简单的介绍,比如比较有名的樊登读书,都成了一个新的行业了。但我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人读了很多书,但投资还是做不好呢?
我想这是读书读的没有消化的原因,食古不化。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读的书不多,我举个我在多年前读的《第五项修炼》里的情人啤酒的故事作为一个例子。
这本书里的一个观点是要我们做系统思考,不要看到一个信息就马上反应。情人啤酒是某个啤酒厂的一个品牌的啤酒,本来销量很正常,结果有一天销量大增,而且趋势越来越增加。咨询公司做了调研后给出扩大生产的建议,银行调研后也放贷了。等新工厂投产后,销量又开始下滑到原来的水平了。后来仔细调研后才知道,前期的销量大增,是因为一个流行歌手唱了一首歌上了排行榜,歌词的最后一句正好是:喝了最后一杯情人啤酒。
如果读了这个故事,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谈资,读书越多,知道的越多,这当然好,但没有消化成你的东西,这就是食古不化的典型。如果能从这个故事中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找到一个事物背后真正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那就是上了一个台阶了。一本书读下来,能有一个两个启发,养成一个两个思考的模式,就非常不错的。这比完全记住一本书里的内容要好很多。
就拿这个故事来说,举一反三的思考,一个偶然的变量影响股市的时候,你是怎么对策的?比如说这次的乌克兰危机,肯定会照成股市的下跌。排除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样极端的结果,这个因素和歌手的歌走红一样,过一段时间影响肯定会消除的。基于这样的分析。你可以减仓,但要想好什么才是你回复原来仓位的契机?如果你想死扛的,你要对可能的下跌有个大致的估计,认可短期自己的账户的回撤。总之不是说哪一种策略一定最好,而是要透过这件事件本身,培养起系统思考的习惯,提前做好预案,这样涨跌都会泰然处之。
最后我还是想回复一下昨天这个喷子的质疑,其实我可以不回复,但既然大家都知道了,我不回复也不好,其实很多内容我也说过多次:
1、 关于借机收费问题:我所有的公众号、群、文章,全部都是免费的,从来没收过钱。甚至连入群红包都没收过一个,更没有收费的知识星球。如果一定要说收费,都是网友的主动打赏,写了两本书有点微薄的稿费,目前正在写第三本。这都是法律允许的,说到天边去都是合情合理的。
2、 说我一会是高ROE股,一会是可转债。这我承认,去年的收益主要是来自年中的这次切换,如果没有这次切换,还是死守茅台等高ROE股,去年肯定是亏损的。我也从来没有让大家跟我做,也从来没有去吹过一个票。如果说从高ROE切换到可转债是犯法了,那你尽管去告好了。
3、 说我编造去年的业绩,42%的收益率是假的,雪球上的实盘收益率低很多,还有中签的新股,确实雪球上的账户去年只有不到20%,但我每天显示的收益率不是这一只账户的收益率,而是我所有账户的收益率,我再列一个另外一个账户的收益率,去年是75.17%。这个事情我也多次说过。只不过雪球的账户换可转债比较晚,这个账户换的比较早,当时就是想看看不同策略的比较,才导致的差异。
4、 我之所以不建议大家跟我的实盘,是因为我的粉丝量实在太大,往往我卖出后有个下跌,买入后有个上涨,容易踩踏。
我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可以了?因为我知道这个喷子换了小号还在盯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