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到底能找到黑马基金经理吗?)
在基金投资中,最能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就是提前埋伏一些不那么知名的黑马基金经理,以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非常突出的投资回报。这就像大家买股票时,希望在底部埋伏一些即将开启主升浪的个股一样。
看到去年杨金金和刘畅畅等ABB基金经理们近乎画线般的优美业绩曲线,大家不由得纷纷想到,我该如何找到下一个“杨金金”们或“刘畅畅”们?不断找到这样的基金经理们意味着我们可以大踏步的迈向财富自由。
为了找到这样的基金经理,大家会使出浑身解数,有的人会去关注潜在新人的从业背景,有的人会去看持仓及年报披露的只言片语,有的人更是会选择直接去调研,那么这些挖掘新人的方式到底管用吗?
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谈到FOF基金经理并不具备挖掘黑马基金经理的能力;也谈到哪怕潜力之星是FOF基金经理朝夕相处的同事,他们也未能很好的发掘。那么既然他们都做不到这一点,更何况我们呢?
今天我想更进一步,基金经理们自己会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吗?
目前全市场有几千位主动基金经理,像杨金金和刘畅畅等人的业绩,应该属于全市场前1%的存在了,相当的出类拔萃。可这些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本人是否能够提前知道自己会取得这么突出的业绩呢?
我认为不能,大家不凡代入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身经百战且在历史上取得优秀的业绩的投资人,那么接下来要让你同几千位投资者进行投资比赛,比赛的考核时长为一年,那么你有多大的信心让自己在考核期间取得TOP1%的成绩呢?
在我看来,几乎没有人敢对自己打包票,因为你虽然投资很厉害,长期收益很突出,你可能有很大把握认为自己在未来10年内有望做到这些人的TOP1%。但如果把时间缩短到一年,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不确定的事情,因为哪怕你买的股票质地再好,股价表现再便宜,但谁能知道你买的股票在未来的一年内就一定能有所表现?
不说让你同几千个专业投资者进行比赛,就说让你同几千个没有任何投资经验的散户进行比赛,你可能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更何况在我们的现实问题当中,这些新人基金经理们并非投资老手,也缺乏良好的历史业绩记录,要对比的几千个基金经理当中不乏各式各样的投资高手,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这些新人基金经理们自己去推测未来一年是否会成为那TOP1%,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我看来,要做出爆表的业绩是事后做出来的,没法事前去预测,哪怕对于当事人而言。
既然这样,作为第三方的我们,也就不要对抓住一两个黑马基金经理抱有执念了。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