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又变异!韩国首现新冠XL毒株,日本或迎最大规模疫情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巫乐定 2022-04-13 08:5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又变异!韩国首现新冠XL毒株,日本或迎最大规模疫情)

(原标题:突发!新冠病毒又变异,韩国首现XL毒株,日本或迎最大规模疫情!上海新增"1189+25141"例)

新冠病毒变异,再生波折。

首先是韩国,首次发现了奥密克戎新重组毒株XL感染病例,确诊病例已接种完三剂新冠疫苗;另外,日本国内也首次发现了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更令人担忧的是英国,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数正在飙升,据英国卫生安全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4月5日,英国已发现1125例XE毒株感染病例,相较于3月25日的637例增加近一倍。

与此同时,日本突然传出疫情警报。4月11日,日媒报道称,因奥密克戎BA.2毒株的迅速蔓延,导致日本全国多地新冠感染人数创历史新高,或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第七波新冠疫情。另外,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奥密克戎BA.2毒株正在英格兰地区快速传播,导致3月以来55岁以上群体感染率激增,比此前平均水平高出20倍。英国专家警告称,较年长人士出现重症或病亡的风险更高,英国恐迎来新一波住院和死亡高峰。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高传播性,令全球感染数量激增,进而导致了全球再度出现一波死亡人数高峰,关于#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全球死亡数再出现高峰#的话题,也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3日)通报:2022年4月12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8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5141例,其中23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867例确诊病例和24500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新冠变异毒株飙上热搜

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依然令人担心。4月12日,一则关于#韩国发现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L感染病例#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阅读量超2.6亿。

4月12日,央视新闻援引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报道,韩国首次在境内发现奥密克戎新重组毒株XL感染病例,目前正在对该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确诊病例已接种完三剂新冠疫苗,于3月23日确诊,目前暂时无症状。

XL毒株是迄今发现的17种重组毒株(XA-XS)的其中之一,由“奥密克戎”原始株BA.1和亚型株BA.2重组而成。韩国疾控部门表示,世卫组织将XL归为奥密克戎类毒株,预计其特性不会产生较大变化。鉴于目前尚无关于其传播力、致重症率等信息的资料,防疫部门将加强对变异株的监控工作。

另外,日本也首次出现了新冠重组毒株XE病例,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表示,日本国内首次确认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确诊病例为一名30多岁的女性,她于3月26日自美国到达日本成田机场,在机场的检疫所内接受的新冠检测呈阳性,后经进一步解析,最终确认其感染的是新冠重组毒株XE。

更令人担忧的是英国,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数正在飙升。据英国卫生安全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4月5日,英国已发现1125例XE毒株感染病例,相较于3月25日的637例增加近一倍。意味着,XE毒株在英国已出现了社区传播扩大的迹象。

新冠毒株XE最早是在今年1月19日在英国被发现,该病毒已传播较长时间。据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的技术简报介绍,XE是一种奥密克戎BA.1与BA.2的重组体,该重组体的大部分基因组属于BA.2的S基因。

随后在泰国、印度、以色列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都相继发现了感染XE毒株的确诊病例。

关于XE毒株的传播力,英国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XE重组体的传播速度比奥密克戎BA.2变异株高9.8%。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XE毒株可能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具传染性的毒株。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新冠疫情周报指出,新冠病毒仍在继续进化,鉴于目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传播,新冠病毒可能会继续出现更多的变异毒株,包括重组毒株。

其实,XE并不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重组毒株。疫情暴发以来,新冠重组毒株的出现并不罕见,但绝大多数重组毒株因在传播上并不具有优势而逐渐自然消亡。

研究发现,新变异株更够取代旧毒株需要同时具备2个条件,新变异株要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且能够逃逸旧毒株形成的免疫。截至目前,所有权威的研究结果都证实,奥密克戎 BA.2变异株传播速度明显更强,且与BA.1不同的免疫逃逸。

日本疫情突传警报

当前,全球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冠变异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再度掀起了感染潮。

4月11日,海外网援引日本媒体《日刊现代》报道称,因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的迅速蔓延,日本全国多地新冠感染人数创历史新高,或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第七波新冠疫情。

其中,日本的新泻、秋田等县在内的新增感染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而大阪、东京等大都市的新增感染人数仍远低于历史最高水平,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内飙升的可能。

值得警惕的是,与第六波疫情的主流毒株的奥密克戎BA.1不同,BA.2毒株的传染性提高了1.4倍,正成为日本第七波疫情的“主力”。据日本官方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东京,目前70%的确诊患者感染的是奥密克戎BA.2毒株。

令日本民众担忧的是,这一波疫情正在日本儿童群体中扩散。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3月23日至29日发现的新增确诊病例中,10岁以下的感染者达到36%。日本传染病专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对于儿童有明显的传染性,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日本学校的感染状况让人十分忧心。

同样的情况,也正在韩国发生,从各年龄段的分布看,韩国9岁及以下儿童的确诊人数比例最高。韩国疾病管理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韩国9岁及以下儿童中已有累计1887337人感染过新冠病毒。这相当于平均每10万名该年龄段儿童中,有将近50190人感染新冠病毒,约50.2%的比例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高居首位。

据韩联社报道,鉴于儿童染疫的情况严重,韩国3月中旬已启动了对12-17岁未成年人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3月底已开始为5岁至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全球死亡人数再现高峰

奥密克戎毒株的高传播性,令全球感染数量激增,进而导致了全球再度出现一波死亡人数高峰。

关于#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全球死亡数再出现高峰#的话题,也一度在微博上引起激烈讨论。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受访时表示,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重症、死亡依然让人忧虑。根据WHO信息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全球死亡数再次出现高峰,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达到历史最高峰。

根据 Worldometer 统计的死亡数据,奥密克戎流行后的4个月,全球已有90余万人死于新冠,与德尔塔变异毒株席卷全球时的杀伤力相当。其中,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达到历史最高峰,美国持续5周死亡人数超过1.5万例。截至4月10日,美国累计报告的新冠病亡人数已达98.4万人,已逼近100万。

一系列数据表明,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使得全球确诊病例数激增,即使病死率低,但也会导致更多人死于新冠。世卫组织曾警告称,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Omicron 没有 Delta 病毒那么严重,但它仍然是一种危险的病毒。

以英国为例,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英国大约每13人中就有1人确诊,奥密克戎BA.2毒株正在英格兰地区快速传播,导致3月以来55岁以上群体感染率激增,比此前平均水平高出20倍。目前英国的新冠住院率为10万人中有20.5人住院,已经达到了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连续第五周上涨。

根据英国政府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7天内,英国新增新冠相关死亡1475例,较前一周又增加32.2%。英国专家警告称,较年长人士出现重症或病亡的风险更高,英国恐迎来新一波住院和死亡高峰。

全球原油添阴霾

持续反复的新冠疫情,依然对全球经济构成较大的压力,市场也开始对国际原油需求产生了担忧。

4月12日,OPEC披露的最新月报显示,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为367万桶/日,此前为420万桶/日,大幅下降53万桶/日。同时,将2022年全球对OPEC原油需求预测削减10万桶/日,将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下调41万桶/日至1.005亿桶/日。

这也给国际油价带来一定的压力,国际油价一度跌破100美元大关,一度跌回到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水平。

另外,中东石油溢价也持续降温,阿布扎比穆尔班原油价格的溢价环比下跌10 美元/桶,而上扎库姆的溢价则下跌了4美元/桶。溢价的持续回落反映出市场的狂热情绪正在降温。

需求疲软的同时,国际能源署正在释放油储,稳定市场,其成员国已同意释放1.2亿桶石油储备,这是国际能源署47年历史上最大的油储释放量。其中大约一半抛储将来自美国,其余国家占据另一半。

但在俄乌局势持续扰动下,国际油价的巨幅波动或许仍将继续。在欧美国家的制裁下,俄罗斯4月的石油供应量或将创下近2年来的最大降幅,一定程度加剧了国际原油的供应。4月12日晚间,国际油价一度大涨超7%,重返100美元/桶。普京称,基辅“脱离”俄乌双方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时达成的共识,俄乌谈判陷入僵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