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频数据视角下的疫情冲击)
来源:金融界
作者:中信证券
今年3月以来,国内本土疫情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本轮疫情确诊数量已大幅超过2020年第一波疫情,但确诊数量和经济冲击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本文创新性地使用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衡量疫情管控的影响,以更敏感地跟踪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程度。总的来看,本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较2020年乐观,中性情景下,假设疫情管控指数5月中旬出现拐点,预测今年3-6月社零同比/工业增加同比/民航客运/公路货运将降低约 11ppt/3ppt/28%/11%。后续,预计政策将继续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坚持动态清零和科学精准防控不动摇。
▍本轮疫情确诊数量已远超2020年第一波疫情,形势严峻复杂。
截至4月14日,本轮疫情广义累计确诊411,030人次,已大幅超过2020年疫情累计确诊人次。分地域看,本轮疫情已波及本土30省份,主要影响省份的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同样大于2020年。
▍在全国和地方层面,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和疫情管控指数均与确诊病例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本文使用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衡量疫情的发展情况,并据此构建疫情管控指数以衡量疫情管控影响。逻辑在于,疫情越严重的地区出于管控和人们自发减少出行等原因,其拥堵程度越低,表现为拥堵延时指数低于正常值。我们发现:1.在全国和地方层面,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和疫情管控指数均与确诊病例数据有较好的相关性;2.疫情管控指数顶点滞后于确诊病例数顶点十天左右,这与疫情数据的下降需一定时间的观测期以及疫情管控政策变化需决策期有关;3.疫情管控的放松并非一蹴而就,从逐步有序的放开到进入常态化通常需要二十日到一个月的缓冲期。
▍拥堵延时指数与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相关性较强,与工业生产相关性较弱,但近期疫情导致货运受阻,对工业产生影响,预计后续政策持续发力疏通物流堵点,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
交通运输方面,全国拥堵延时指数与城市轨交/公路/铁路/民航客运量及公路货运量等数据相关性较强;消费服务业方面,全国拥堵延时指数与社零当月同比、海底捞翻台率等数据相关性较强;工业生产方面,全国拥堵延时指数与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高炉/电解铝/汽车轮胎/涤纶长丝开工率等数据走势相关性较低,但考虑到本轮疫情对供应链存在扰动,上海、吉林等地工厂均有停工现象,预计疫情对工业增加值同样有一定影响。
▍“整体法”测算,本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较2020年疫情乐观,中性情景下3-6月社零/工业/民航/货运将大约降低11ppt/3ppt/28%/11%。
使用疫情管控指数的“曲线下阴影面积”表示疫情冲击强度,阴影面积是疫情管控指数在时间上的积分,代表疫情管控在一段时间上的影响力。根据测算结果:1)2020年2-5月的疫情冲击强度为20.4,本轮疫情乐观/中性/悲观情景下3-6月疫情冲击强度分别为7.5/9.2/13.7,冲击程度较好于2020年。2)在中性情景下,假设疫情管控指数5月中旬出现拐点,预测3-6月社零同比/工业增加值同比将分别下降11ppt/3ppt,同比增速分别为-5.8%/3.3%,城市轨交客运量/民航客运量/公路货运量将同比下降23%/ 28%/11%,整体上对经济的影响较2020年疫情乐观。
▍“省份加权法”测算,本轮疫情对全国3-6月的社零/工业增加值分别拖累11.6ppt/4.4ppt,结果与整体法相近。
使用各省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衡量全省疫情管控程度,测算每个省的社零/工业增加值拖累,加权加总后得到全国3-6月社零/工业增加值将分别降低11.6ppt/4.4ppt,结果与整体法相近。
▍展望未来,一方面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精准防控,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二者统筹兼顾。
相较于2020年,本轮疫情更多强调精准防控、科学防控,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近期中央及各地方纾困解难政策紧密出台,各部门集中精力疏导长三角地区供应链和工业生产,都在努力减少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风险因素:
疫情发展超预期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