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茅台为例,谈谈看懂公司的三个关键问题)
看懂公司很难,段永平说看懂一家公司不比读一个本科简单,如此大佬都这样说,看懂公司的难度可见一斑。
再难我们也要去看,不然还来投资干嘛?就连游戏打麻将,想打好都不简单,如果体会到看懂公司、分析事物运转的快乐,那看公司的过程中绝对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光说难,难免让还没有找到乐趣的人打退堂鼓。要想提起兴趣,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试着把看懂公司简单抽象为四个问题,作为看懂公司的起点,目的是自己总结一下方向,以及激发大家理解公司的兴趣,一定不对、不全面,仅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地方:
1、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这个产品和服务是怎么被消费者买到的。
2、消费者为什要买它家的产品和服务,它的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在哪?
3、为什么卖个早餐大家都竞争得很厉害,而别的资本能看着他这样赚钱。或者是用巴菲特的说法,你拿着一笔巨款能不能伤害这个生意。
4、管理层怎么样,有没有破坏企业竞争优势的趋势,有没有坚守正确企业文化的决心,关键时刻有没有变革的勇气。
我用茅台举个例子,看完你就知道茅台为什么是顶级生意了。
1、产品
茅台的产品主要是茅台酒,销售渠道主要是经销商和直营,由于经销商终端销售价是出厂价的三倍,整个销售链条无数人因此口袋饱饱,这些人是茅台口碑的忠实捍卫者,也是愿意预付款提货茅台的人。预付款项很多证明了茅台的产品供不应求,大家都是愿意先给钱只要你答应给供货,这是很棒的商业模式,退一步讲就算茅台销量不好,产生了库存,可是由于茅台酒越陈越好,茅台的库存就是宝,这也是茅台金融属性的由来,也是李保芳之前提出“成品酒库存计划”的原因,这里插一句,保芳总下台以后,没看到茅台再提成品酒库存计划了,难道是层看茅台太热销觉得没必要搞了?
而对消费者而言,茅台甚至达到了在哪卖都不影响的情况,差的产品要想方设法铺货,找渠道,推广,而好的产品消费者会找着买,抢着买!这体现在消费者会溢价购买茅台,会排队平价购买茅台,茅台甚至有了金融属性。
这是商业史上奇迹,也个人消费者的无奈,个人消费者从来不光为自己买单,也为社会共识和文化买单。
这是资本的人心红利,是个人的利他消费,个人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快乐,还要想给给别人提供快乐,因为心理学中的互利原则告诉我们,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快乐。什么时候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都是极好的
2、差异化
酒绝对是有差异化的一个东西,不同的人喝同一款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同一个人喝不同的酒也会有不同的感觉。茅台确实是有点东西不是很完美,但做好酒的文化是茅台之所以是茅台的原因,有着这种文化的酒也就茅台了吧?
不光是酒口感的差异化,茅台更大的差异化还是在人的共识上。
在一系列历史巧合的情况下,茅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国人心目中有独特的地位,这时候谁人去改变这些,谁就成了茅台的罪人,不求有过的国企文化下,茅台未来的确定性其实是很高的。酒的成瘾性,以及喝酒越喝口味越重,都对茅台有利。
而且茅台给人带来的不止是生理上飘飘欲仙的快乐,还有精神上巨大的快乐,当茅台成了国人心目中最好的酒,喝茅台酒本身就代表着一些东西,一些虚无但是重要的东西,喝茅台的人物仿佛也成了第一。
这是产品符号化的象征,其实产品都会或多或少的符号化,人类是意义动物,喜欢给正常的生活找一些缥缈的意义,仿佛这样才有活着的鲜活,而茅台的符号明显是极好的符号,仿佛远古时代的图腾,其超越了其本质,诞生了一些共识上的价值。茅台不是宗教,但我有时确实会想到宗教,想想吧!仅仅一些思想上的共识,会爆发多大的能量,奴役多少六神无主的人。
3、竞争格局
白酒牌照只能靠收购注定了搅局者很少,其实高端白酒很久没见过新牌子了,都是那些老面孔一直在吃香喝辣,哪怕有些很有实力想建新品牌的公司好像也没啥办法。
因为茅台的声望不是短时间内建立的,其声望的建立有广大人民群众初期对领导的崇拜的原因,现在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哪个大臣还为某款白酒站台。还有的原因是茅台对品质一直以来不断的追求,这里体现在没有盲目提产、提价,面对诱惑做出正确的事很难,所以我感觉短时间内还是没人能伤害茅台,除非茅台自己犯错急功近利,胡搞瞎搞。
这些东西都不是钱能摆平的事情,其历史机遇只能归结于运气和茅台一直对品质的追求。
4、管理层
说茅台管理层不给力其实未必公道,有人认为茅台生意不错,但管理层不理想。茅台这么多年走过来,越走越好,然后非说人家管理层不好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关键是对茅台的理想管理层是什么样的呢?顶多是在增加点分红,或者是在有些人看来多提价才是好,可是像芒格说的那样反过来想,茅台要是因为销量好供不应求就提价,那茅台还是今天的茅台吗?茅台在塑化剂风波还能幸存,并且越来越强大吗?
正如段永平所说:很难想象一个没能力和没企业文化的公司能够建立一个好的生意模式。如果茅台没有企业文化,茅台的产量早就上去了,用不了等这么多年。
我前边也说的,这时候谁人去改变这些,谁就成了茅台的罪人,不求有过的国企文化下,茅台未来的确定性其实是很高的。茅台管理层会不遗余力的保持竞争优势,坚守正确企业文化,季克良等老茅台人建立的茅台文化,那么多人盯着,相当长时间里大概没人敢动,国营企业的优势在茅台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民营企业可能反而会因为个人的因素而有所变化。
但这也会成为变革枷锁,万物皆有一死,没有哪个企业会基业长青,管理层的优点在另一个方面也会成为缺点。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段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