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 同比增长3.6%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5-25 09:16: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5月2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与联合会公布2022年1-4月的物流运行分析。

(原标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 同比增长3.6%)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2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与联合会公布2022年1-4月的物流运行分析。1—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3.6%。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超过百万亿,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较为明显,物流需求依托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仍然保持扩张态势。从增速看,社会物流总额当月同比下降3.0%,累计增速较前期回落2.6个百分点。

原文如下:

疫情短期冲击明显 物流循环畅通承压——1-4月物流运行分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4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供应链循环不畅,物流运行面临较大压力。物流需求增速明显回落,市场规模恢复势头放缓,物流通行能力、衔接水平下降,物流运行成本上升,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下一阶段,要持续推动保通保畅政策落实到位,助力物流供应链循环畅通,为民生保障、经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一、疫情对物流需求短期影响较大,增势明显放缓

(一) 物流需求保持扩张,增速进一步回落

1-4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超过百万亿,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较为明显,物流需求依托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仍然保持扩张态势。从增速看,社会物流总额当月同比下降3.0%,累计增速较前期回落2.6个百分点。

(二) 物流需求普遍回落,基础产业需求支撑有力

4月份,本土疫情多发频发,波及全国多个省市,物流需求受到较大影响。从结构看,农产品、能源采矿等基础产业物流需求实现增长,为抗击疫情、保障民生、推动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生产、进口、消费相关需求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未见明显改善。

工业品物流受到较大冲击。4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下降2.9%,为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回落。尽管当月工业物流降幅明显,但累计指标仍保持了4.0%的平稳增长,显示工业物流总体韧性依然较强,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有望延续。

从结构看,4月份,工业大类中,超过五成的行业物流需求有所下降。从增长点来看,一是能源、大宗商品保供领域保持稳定,对物流需求形成支撑有力。4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物流量同比増长4.7%-10.7%;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物流需求实现持续增长。二是高技术制造需求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其中太阳能电池等新材料产品物流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超过20%;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左右,新动能韧性依然较强。

从区域来看,部分地区工业生产受到较大冲击。4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工业物流需求下降15%左右。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增速持续放缓。1-4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4.2%,成为民生消费物流需求的重要支撑。从地区来看,4月份以来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长三角、东北地区快递业务量同比降幅在30%左右,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则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进口物流量降幅趋稳。1-4月份,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1个百分点;当月下降7.3%,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从进口物流量变化情况来看,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依然显著,但部分领域出现改善迹象,物流量降幅有所趋缓。其中,能源、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类部分产品进口量有所改善,当月煤及褐煤、原油进口量由降转升;铁矿砂及其精矿降幅收窄;粮食、大豆由降转升。

二、疫情阻滞物流畅行,市场主体经营困难

(一)物流市场增势进一步回落,行业景气降幅扩大

从物流市场规模看,1-4月份,物流业总收入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5.7%。4月以来部分区域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物流成为供应链通畅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保障,保通保畅受到重视,伴随各地物流通行逐步改善,物流市场供给保持小幅增长。但物流活动与前期、同期相比均有所放缓,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5个百分点,降至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从景气水平看,物流业运行总体趋缓。1-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48.7%,回落至收缩区间。当月物流业水平回落幅度加大,新订单、业务量指数进一步回落。

综合来看,4月份受疫情短期影响,物流供需两端持续放缓,行业景气明显回落。

(二)物流企业业务回落,细分领域盈利普遍回调

4月份,物流企业服务网络受阻,疫情防控升级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阶段性中断。重点调查数据显示,1-4月份,物流企业经营持续放缓,物流业务收入由升转降,盈利水平进一步走低。具体来看:

一是物流企业业务受到较大影响。1-4月份,重点调查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1%,较一季度回落明显。不同行业看,除水上、冷链运输企业外,各行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快递、铁路、仓储服务企业业务收入降幅超过10%。

二是物流企业资金周转明显回落,账期明显增加。4月末,物流企业资金周转有所趋紧,流动性较前期明显降低。数据显示,重点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回升至一个月,比3月末增加5天。

三是企业成本压力尚存,盈利水平进一步探底。1-4月份,重点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同比增加5.1元,比一季度提高4.4元,成本压力有所增大。

伴随成本上涨,物流企业盈利水平持续回落。从亏损面来看,1-4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亏损面39%,比一季度扩大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主要分布在道路运输服务领域。从利润率来看,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回落至2%,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进一步降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部分道路运输小微企业亏损严重,面临较大生存危机。

(三)供应链响应受阻,物流运行成本趋升

1-4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上年增长6.4%,增速虽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同期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总收入。从结构看,保管成长增长突出,增长10.8%;其次是管理成本,增长6.8%;运输成本增长相对平缓,增幅3.7%。

从运输环节来看,疫情影响助推结构进一步调整。4月份以来,作为干线周转枢纽的长三角地区,受疫情影响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相继关闭,公路运输周转效率受阻严重,大宗物资、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情况明显,多式联运等协同、高效的运输方案加速推进。数据显示,1-4月份,铁路、水上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占比,合计提高1.6和1.3个百分点,运输结构在一季度的基础上持续调整,幅度略有放缓。

从保管环节来看,上游生产企业库存持续高位,资金占用成本进一步攀升。进入4月份,供应链配送时效受到较大影响,上下游产销衔接水平明显下降,工业企业存货持续高位,产成品库存指数升至近年高点。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8.8天,同比增加0.6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4.7天,同比增加0.9天。在此环节支出的资金占用、仓储装卸成本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从管理环节来看,4月份以来社会物流运行管理成本持续增加。宏观层面,物流保通保畅、减税降费、助企纾困20条相关政策并举,物流宏观管理力度明显加大;微观层面,企业在物流运营人员管理、物流防疫消杀等方面增加了较大投入。

(四)供需小幅改善,服务价格阶段性回调

4月份下旬随着相关政策发力,物流供给逐步恢复,部分区域结构性失衡有所缓解,服务价格与前期相比有所回调。水运方面,价格水平总体仍位于较高水平,4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1122.52点,环比回落7.7%;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3131.53点,环比回落6.0%。公路方面,供需处在逐步改善期,但尚未恢复正常水平,价格仍保持持续上涨。4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平均101点,环比回升0.71%,回升幅度相较上月有所收窄。

4月份,在国内疫情复杂严峻及国外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物流运行明显趋缓,需求短期冲击明显,市场规模增势放缓,物流企业经营承压明显。但也要注意到,4月中旬以来多部门连续出台措施,持续督促过度防控问题整改,强力推动大动脉和微循环畅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不掉线”,目前物流保通保畅效果明显,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已基本完全开放,水运船舶平均在港时间有所缩短,装卸作业效率逐步恢复正常,局部地区快递揽收和投递呈明显恢复态势。从后期走势看,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继续下降态势,受疫情冲击严重地区开工率已明显提高,随着各地保畅通、保生产、保民生各项政策加快落实,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受疫情影响逐渐减弱,物流需求有望改善,行业景气趋于回升反弹。

本文编选自“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智通财经编辑:谢青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