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我买基金不进行精挑细选?)
最近,我发现有的粉丝对我投资的基金品种产生一些误解。这里我要解释下:
1 我所持有的基金都是我粗选的。
有的粉丝以为我所持有的基金都是我经过精挑细选的至少也是思考再三选出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相反,我所持有的基金都是我大概看了几眼就选中的,可以说全是粗略地选择的。
比如,我持有一只畜牧基金。这只基金的选取过程中,我只是大概看了下基金持仓明细还有基金的市值大小,我就进行选择了。根本就没有和同行业、同板块的基金进行对比。我就像到超市买衣服一样,看到有件衣服看起来还不错,是我喜欢的样式,我就掏钱买下来了。根本没有做什么货比三家或与商家讲价等等。
所以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买了这只畜牧基金,而没有买另只畜牧基金,我常回答不出来——因为我是随意就买了,根本就没有进行对比过。
为什么我买基金不进行精细的挑选呢?因为我投资的大多都是行业指数基金,同行业的各家基金的持仓品种都是基本相似的。它们在未来的最终的走势也是差不多的。当下很难判断出同板块里哪只基金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的走势会更好。因此,对于我来说在同行业中随意选一只就可以了(规模不能太小,防止退市风险)。我选基金不求最好,只要不选到最差的那只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我选基金最重视的是行业发展前景,行业大方向看对了就足够了。其它的东西我认为是我所掌控不了。所以我从来不在基金的具体选择上耗费太多的时间。
2 我选基金不太计算费用。
由于我在基金上是长期投资,手里的基金可能会持有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我对基金的费用是不太敏感的。我更注重的是交易是否方便、变现是否及时、收益展示是否直观这类的费用以外的金融服务。
我认为某个平台的费用略高,自然有其费用高的道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低费用。
当然,如果手里某只基金持仓很重,我还是要稍微计算下费用的。我还是尽量避免花不必要的费用的。其它的那些仓位不是很重的基金,我一般只求费用在中游左右即可,从来不谋求最低交易费用。
我年轻时在股票投资上也是如此。我从来不谋求最低交易佣金,中游的交易费用我就已经很满足。我更关注的是券商的软硬件设施和是否值得信任。
3 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我选基金最重要的考量。
比如消费和医药行业是我最看好的二个行业,我认为这两个行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前景无量。所以我会重点配置这两个行业的指数基金。
而石油、煤炭、钢铁这类的行业是我长期不看好的,我认为它们可能在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就陷入瓶颈甚至倒退。所以我是不会买上面这些行业的基金的。
反之,新能源是我看好的行业。我认为低碳环保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所以光伏、低碳类指数基金我是一定要配置的。
具体哪只消费基金或哪只新能源基金更好,这不在我的思考范围内。我关注的是大方向,具体的基金对比我是不会做的,我认为这是事倍功半的事情,不值得付出太多的精力。
4 基金的组合
我绝对不会只买一二只基金。因为我担心自己可能会看错,我会至少买四五只甚至十只基金。比如,消费行业基金几乎可以说100%未来会上涨的,但是我依然没有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消费行业基金上去。因为,即便消费行业基金未来会100%上涨,但是我也不能100%确定它会在哪一年上涨。如果买入后连续三五年消费行业指数基金没有上涨怎么办?所以,我必须要分散风险。我必须要同时投资医药、畜牧、光伏、地产、保险等基金。这样可以保证我的投资收益每年都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虽然,地产、保险类基金在最近几年我不会对它们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我依然要少量配置。因为它们现在可能处于很便宜的位置,只是可能未来几年没有太大的行情表现罢了。
总之,我选基金主要是看行业大方向。然后防止误判,留点后手,多选几只罢了。选基并不难,难的是能灭绝自己的投机之心。能够安心淡然持有基金多年基本不动是最难的。绝大多数人手持基金都不能抑制自己的高抛低吸的冲动,有很多人甚至每周都想高抛低吸一下。这样旺盛的投机之心做基金是赚不到大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