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管股票还是基金,就是比谁能卷?!)
看到冯波说的这段话,我颇有感触,前半句我认同,后半句我担心:
一个基金经能持续产生超越市场的认知吗?
随着年龄增大、规模增大,还能保持持续的超额认知吗?特别是随着现在A股的机构化,在越来越竞争激烈的研究层面,他能保持持续的超额认知吗?
我觉得挺难的!
·年龄增大必然精力下降,在认知层面,尤其是短期认知层面、新兴产业的认知层面,拼不过年轻人。
·规模增大,意味着只能投小部分流动性好的股票,这部分股票是机构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更难比市场有超额认知。规模大还意味着犯错成本提升,低于市场平均的认知带来的损失会更大。
·机构竞争加剧,大家都聪明,意味着要么拼谁更勤奋,要么拼谁更有胆量。
李晓星:每天5点起床,7点半开晨会
安昀:除了保洁阿姨,我每天最早到公司
钟帅: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调研的路上,路上也在调研
周智硕:每天晚上会把近3000份公告刷一遍
高兵: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
陆彬:6点到公司,每周工作102小时
我觉得应该有3个方面:
1、扬长避短,在能力圈内投资,专注和专业更容易带来持续的超额认知;
2、团队化和流程化投资,依靠团队可以弱化单人能力的影响,流程化可以保持认知的稳定性。
3、在长期因素和不变的因素上建立超额认知,超额收益也能延续的更久。在那些变化快和不稳定的因素上,即使建立了超额认知,也可能转瞬即逝。
总结一下,对基金经理来说:能专注、有体系、看长远,才能保持生命力。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很难保持持续的超额认知,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想要超额收益,就得不断去寻找有超额认知的经理。
我们能持续找到有超额认知的基金经理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得在基金研究上有持续的超额认知?
这几年,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基金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好不容易挖掘到一个黑马,很快规模就上去了,要么忍受他的超额收益下降,要么又得去挖掘新的。
挖新人意味着风险,看对了是有超额收益,看错了可能就是负超额。现在市场挖掘新人的也越来越卷了,常常一个任职未满2年的基金经理,规模很快就百亿了。
我们本来就是散户,也很难建立持续的超额认知,所以留给我们的选项也不多了:
1、躺平算了,没有超额收益,就拿个平均收益也不错,随着A股机构占比的提升,平均收益也会越来越好;
2、交给FOF或投顾,让他们去卷吧,他们选基金经理比咱们有优势,只要有超额收益,多付点管理费也行;
3、长期持有那些能专注、有体系、看长远的基金经理,他们有长期的超额收益。
你会怎么选呢?欢迎留言探讨
还是你觉得自己更能卷,可以持续挖掘出黑马经理,战胜市场?
如果是的话
.....
麻烦私信告诉我名字
关联阅读:
散户如何战胜fof和投顾?
2022年投资感慨:基金投资越来越难了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雪球达人秀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寻找热爱基金的你# #投资理财#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F003567)$ $建信中小盘先锋股票(F000729)$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F5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