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基金牛散能获得牛收成吗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蒋光祥 2022-09-20 05: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基金牛散能获得牛收成吗)

【灵光一闪】

要想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收益,尤其是不亏钱的绝对收益,还是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和较稳定的逻辑。

蒋光祥

股票中的“牛散”并不稀奇,基金中的“牛散”却相对新鲜。与股票的前十大股东一样,上市基金(ETF、LOF)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中的个人投资者,通常被称为“基金牛散”。据有关媒体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有13人持有基金市值超过1亿元,基金“牛散”前三名持有上市基金市值分别为6.27亿元、4.78亿元和3.33亿元。其中8人持有上市基金数量超过10只,一个人俨然一只小型的公募FOF。

虽然上市基金可以用来交易或者本身是由股票换购而得来,但确有不少基金牛散是怀着价值投资或抄底的目的,持有时间较长。这些牛散究竟所获几何?有哪些不错的基金被他们所疏忽?对于普通基民投基,又有哪些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究。

从牛散重仓的基金类型来看,除了货币基金,多数为宽基类、行业主题类的上市基金。与场外基金相比,上市基金具有手续费低廉、流动性好、透明度高的优势,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所直接交易,越来越多的高阶投资者开始关注到这一产品。而一些紧跟市场热点的主题类上市基金的发行,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颇有吸引力。ETF类宽基指数基金,属于“傻瓜型”的大众款基金产品,相比于投资者自己在股海里面淘金,省心又省力,值得拥有。但一枚硬币有它的两面,ETF虽然一般可以录得市场平均收益,但很难有什么高光的表现。一旦遇到不太好的市场行情,持续时间又比较久,这些基金牛散要想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回报实在不易,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相比2021年底,持有上市基金市值超亿元的牛散人数减少近一半,且持有市值出现不同程度缩水。主要原因就是2021年的市场,特别是一些“赛道股”所在的行业回落较大。那么究竟这些牛散有没有可能选到那些历年来相对优质的基金产品呢?这就需要牛散不能只盯ETF类的上市基金,而是要将目光投向那些由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场外主动权益基金,上市基金毕竟只占国内27万亿之巨的公募基金的很小部分。

这一方面,牛散们可以借鉴最近一些明星私募的操作。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末,众多私募基金产品出现在场外公募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私募基金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多位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获得私募基金的“扫货”,可谓英雄识英雄。但私募的这一举动,又与普通的FOF存在区别,与FOF只求收益不同,私募此举更多地是要覆盖自己在某些投研方面的不足,头部公募的投研配置力量与行业覆盖面,绝大多数私募目前还真的难以望其项背。

基金作为当前全民理财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近两年有渐成“显学”之势,“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开始走入人心,尤其是年轻基民的心,基金牛散们也应运而生。敢下重注的基金牛散们显然已经算半个投资专家,但要想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收益,尤其是不亏钱的绝对收益,还是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和较稳定的逻辑。对市场近千只权益基金产品如何先定量再定性,要不要量化模型等技术手段来帮助选基,对于基金季报、年报是否研读通透,能否参与基金经理的公开路演乃至个别约访,再来决定是买现阶段表现好的基金经理,还是抄底某个时间段表现差的基金经理,如此才是“牛之大者”。毕竟,挣钱对于基金经理都从来不是一件易事,而基金牛散每一年都要能把当年能挣钱的基金经理挑出来,更谈何容易。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