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美联储暴力加息背后 这5个方面可能显示美国人要经历新一轮滞胀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9-23 11:52: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联储的目标在于让企业和家庭减少支出,减少对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需求,从而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

(原标题:美联储暴力加息背后 这5个方面可能显示美国人要经历新一轮滞胀)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联储周三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以遏制仍处于40年来高位的通胀。美联储的目标在于让企业和家庭减少支出,减少对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需求,从而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

然而,这一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近几个月以来,普通美国人已经感受到了高通胀的刺痛,而美联储到目前为止为降低通胀所做的努力已经让许多消费者很难买到房子或汽车等商品。美联储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失业率的上升,甚至是经济衰退。

美联储所采取的激进的紧缩政策可能会带来以下结果:

1、失业率上升,而通胀仍然居高不下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美联储正在采取的迅速而有力的行动将带来“不幸的代价”,包括失业率上升。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失业率为3.7%,仍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而美联储周三公布的预测显示,政策制定者预计,到明年底,失业率将升至4.4%。

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理事沃勒(Chris Waller)警告称,在政策制定者开始考虑改变策略之前,美联储会对失业率升至5%感到满意。这种程度的失业率可能意味着200多万人失业,在历史上与经济衰退时的程度是一致的。

在最近的三次经济衰退中,失业率分别在2020年、2009年和2001年达到约14.7%、9.5%和5.5%的峰值。不过,这些经济衰退发生之前,通胀都没有接近过如今的水平。这一事实可能会让即将到来的衰退更加痛苦。

2、工资增长放缓,职位空缺减少

美国8月平均时薪同比增长5.2%,尽管低于预期的5.3%,但依然十分强劲。对美联储来说,这样的工资增速无法与其将整体通胀率拉回2%的目标相一致。因此,美联储正试图抑制工资增长。美联储担心,这种过高的工资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高通胀就越有可能在经济中变得根深蒂固,形成自我延续的恶性循环。

工资增长如此强劲的一个原因在于,尽管美国经济规模已经变得更大,但对劳动力市场的强劲需求才刚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几乎每个求职者对应两个职位空缺的事实就能反映这一点。美联储希望企业对加息的反应主要是减少招聘,而不是直接裁员。

职位空缺的减少应该会导致工资增长放缓,这意味着除非通胀迅速下降,否则更多的劳动力会发现,在考虑到通胀的影响后,他们的工资实际上将缩水。美联储周三公布的预测显示,政策制定者预计到明年年底,PCE通胀率预期将从目前的6.3%降至2.8%。

3、储蓄利率会上升,但消费贷款利率也会上升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之下,家庭储蓄账户的利率将会提高。但总体而言,银行将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传递给储户的速度很慢,而且传递的水平通常远低于美联储的政策利率和目前的通胀水平。

金融公司还将提高大多数消费贷款和汽车贷款的利率,而这些利率通常远高于美联储的基准利率。

4、买房负担加大,房租不断上涨

在所有经济领域中,住房市场是美联储加息影响最严重和最迅速的领域。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在短短八个月时间里翻了一番,目前达到了6.25%的平均水平。房贷利率的上涨导致房屋销售下降。不过,另外的部分原因则是房屋供应依然严重短缺,8月份现房价格中值仅小幅下降至38.95万美元,但仍较上年同期增长7.7%。

随着利率的上升,一套中等价格现房的月按揭贷款支付额今年上涨了近60%,达到1940美元。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估计,与去年年底相比,有资格申请中等价格住房抵押贷款的家庭减少了约1700万户。

不断上涨的租金也在挤压消费者的收入,且这一情况至少在未来几个月不会有什么缓解。根据汇丰银行美国经济学家Ryan Wang的说法,8月份两大主要租金指数的加权平均涨幅升至6.4%,而3个月的年化涨幅跃升至8.6%,“表明租金仍在加速上涨的过程中”。

5、对于食品和汽油价格,美联储能做的不多

尽管美联储加息是为了抑制通胀,但美国人可能最关心的日常价格——食品和汽油——却超出了美联储的能力范围。因为这二者的价格主要是由影响供应的全球因素决定的。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美国汽油价格在6月中旬曾飙升至每加仑5美元以上,但目前已跌至每加仑3.7美元左右,为连续第11周下跌。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汽油价格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下跌,原因是美国炼油厂为试图补充柴油和取暖油的低库存而过度生产所致。

此外,与一年前相比,美国的食品价格已经上涨了11%以上。不过,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以及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将导致美国的食品价格压力至少持续到明年年初。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