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年前为什么选择分析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光明乳业(SH600597)$
这是三年期价值50里一篇分析伊利股份的文章,今天我们来看下里面的逻辑是否成立。选择分析伊利的原因只有一个:剩者为王。
我国乳企的大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当时我国流通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化带动了乳企发展,雀巢等国外品牌也进入了中国。伊利股份就是在这个阶段上市的。
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国营红旗奶牛场;
1993年经改制伊利股份成立;
1996年伊利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1999伊利年成立了中国乳业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进入“液态奶时代”,伊利开启开挂模式。
现在的乳制品行业形成了伊利和蒙牛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它们能在数十年的行业竞争中被“剩”下,一是因为它们本身足够强,二是因为它们的竞争对手太弱。
早先的牛奶市场伊利一家独大,光明和三鹿等各地诸侯偏居一隅。
后来牛根生创办了蒙牛打破了这个市场格局,短短几年内让蒙牛和伊利双雄并立。
快速发展的蒙牛伊利,把广告做到了光明的老巢上海。
“文明人”光明乳业显然无法与来自草原的“野蛮人”蒙牛伊利相竞争,眼看着它们抢了自己在华东地区的份额,光明也成为了没落的贵族。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三鹿倒下了,三元吞下了三鹿。
后来中粮入主了蒙牛,光明在新西兰完成了布局,君乐宝、完达山等拼力发展,但不论是谁都没能阻挡伊利的发展。
从过往20年的收入增长数据看,除了2016年伊利基本每年都保持了2位数以上的增长。2016年进入统计范围的企业为627家,销售收入3,504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总额260亿元,同比增长7.6%。因此,2016年伊利股份的业绩表现低于同行,我们得从年报里找下原因。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总体放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原奶价格同比下降,乳制品行业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
2016年伊利液态乳制品因销售价格变动减少营业收入17.14亿元;
冷饮产品因销量下降减少收入1.39亿元;
奶粉及乳制品因销量下降减少收入6.88亿元,因销售价格变动减少收入4.76亿元。
销量下降是因为需求放缓,销售价格变动是因为竞争激烈产品促销,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先来看下3年前写的2018年伊利的年报有三大亮点:
一是新增健康饮品和乳酪两大产品系列;二是将国际化写入了经营战略;三是提到乡村振兴战略会为国内乳品消费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包括达能、雀巢等在内的世界乳品龙头都有丰富的产品线,伊利作为国内最大的乳品龙头,也可以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开发多元化的产品。
2018年初伊利推出了“植选”豆乳,是对植物蛋白饮品的尝试。另外,伊利2018年收购了泰国本土最大的冰淇淋企业,今年又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乳品合作社威士兰公司。以后伊利还会在国际上买买买,增加奶源供应,扩大产品线,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伊利响应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是顺应乳制品消费渠道下沉的趋势。
如今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提升很快,很多小县城里的夫妻每月到手的现金流就有一万多,再加上房贷压力不大或无需还房贷,他们就有人民币来实现它们的消费升级;反倒是很多一线二线城市的人,被房贷榨干之后少有闲钱进行消费。“走,到农村去!”因为农村真的是个大市场。
我们再来看下2021年年报关于战略有哪些新看点。
一是健康食品。
最近吃了一些伊利新食机的一些零食,口感还可以,这应该是伊利在休闲食品领域的布局吧。
“零碳”“创新业务模式”“供应链协调”等也是新看点,相比于2018年,现在的战略反映了当下的新趋势、新需求和新变化,由此也能看出我们所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伊利从上世纪的一个国营奶厂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它的成长史就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史。这四十年的时间里,数多的乳企崛起又倒下,只有伊利蒙牛这样的企业存活了下来,见证了今日属于中国乳业的辉煌。
剩者为王。因为只有胜者才能被剩下。
我突然在想,作为当前的一个成熟的行业,乳制品行业的竞争演进过程,是不是也是其他消费品企业的演进过程,了解伊利的发展路径对我们分析其他消费品企业是不是有所启发。
可见企业分析是个长期的过程,得一点一滴琢磨积累。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