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跟着机构最爱榜单买基金能赚钱吗?

来源:雪球 作者:大马哈投资 2022-11-02 06:24: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跟着机构最爱榜单买基金能赚钱吗?)

在评估基金经理的投资价值时,大家经常会参考一个指标,即机构投资者对该基金经理的认可度,对于机构认可度高的基金经理,大家更容易高看一眼。

因此,公募FOF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典型代表,在基金投资上的一举一动颇受大家关注,很多自媒体也会推出FOF最爱的基金经理榜单,供大家作为基金投资的参考。那么,以FOF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偏好对我们的基金投资到底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呢?今天我们数据说话,具体展开聊聊。

一、FOF最爱的基金经理榜单

我把2019年至今每个报告期所有FOF对各主动基金经理旗下所有基金的持仓占净值比例进行加总,最后选取出各期排名前15的主动基金经理(按照合计持仓占净值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二、我们可以在榜单中发现什么?

单独看某一期FOF最为偏爱的基金经理名单似乎信息有限,但如果将2019年至今各期名单对照来看,当中所蕴含的信息含量还是非常丰富的。

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几点:

(1)公募FOF对基金经理的偏好变得很快。将各期榜单进行对照,可以发现上榜的基金经理变化很大,能持续得到FOF青睐的基金经理少之又少,大多数基金经理在榜单上均是昙花一现。机构投资者与不少个人投资者一样,对基金经理并不长情,今天某基金经理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很可能过几个季度就要跌出榜单之外了。由此可见这份榜单的含金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2)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说到个人投资者买基金,大家常诟病的是根据业绩榜单选择基金经理,买历史业绩好的卖历史差的。其实如果看上表,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也好不到哪儿去,上榜的大多是历史业绩特别好的,跌出榜单的大多是业绩不佳的,有些基金经理甚至还因为业绩的起伏在榜单中经历了几起几落。

简而言之获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都是业绩突出的,一旦业绩走坏就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大家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出来:

案例一:唐晓斌(上榜日期:2021Q3\2021Q4)

唐晓斌的代表作为广发多因子,2021年该基金取得了89%的超高投资收益,正因为此唐晓斌在2021年下半年被机构投资者相中。而随着今年广发多因子业绩趋于平淡(年初至今-22.89%),他在2022年跌出了榜单。

案例二:袁维德(上榜日期:2021Q2\2021Q3\2021Q4\2022Q1)

袁维德作为曹名长的徒弟,其代表作中欧价值智选在2021年取得了52.41%的投资回报,显著优于曹名长的26.67%,另外叠加袁维德2020年的不俗业绩,其既注重估值又不失灵活性的风格跃然纸上,从而受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追捧。同样不例外,袁维德也因今年业绩表现一般而落选榜单。

案例三:林英睿(上榜日期:2021Q1\2022Q2\2022Q3)

林英睿则是在榜单中两起两落的典型。他作为困境反转\深度价值策略的代表者,最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是在2021年年初,他以2021年一季度的突出业绩受到市场的关注,从而荣登FOF投资者最爱的基金经理名单,然而随着2021年二季度之后业绩趋于平淡,又开始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2022年以来随着林英睿的业绩再度表现靓眼,他又重新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其他案例:上面列了三位代表性基金经理,其实在榜单中类似的基金经理还有很多,比如像袁芳(2019Q4-2021Q2连续上榜)、王海峰(2022Q1\2022Q2上榜)、杨宗昌(2022Q3上榜)、周智硕(2022Q3上榜)、冯明远(2020Q1\2020Q2上榜以及2021Q2-2022Q2连续上榜)、孙彬(2021Q2-2022Q3连续上榜)、丘栋荣(2021Q3\2022Q1\2022Q2\2022Q3上榜)、杨浩(2019Q4\2020Q1\2020Q2上榜)、邬传雁(2020Q2-2021Q1上榜)和乔迁(2020Q1-2021Q2上榜)等等都因为业绩而在榜单进进出出,囿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榜单和业绩去逐一观察。

(3)机构投资者并不具备提前发掘优秀基金经理的能力。

通过第二部分对单个基金经理的分析,不难发现,FOF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同样不具备提前发掘优秀基金经理的能力。很多当前或者曾经大红大紫的基金经理,他们被FOF选中大多数是在积累了非常优秀的业绩之后,而非在籍籍无名之时就被机构投资者选中,上部分提到的几乎每一个基金经理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当中最为典型的是丘栋荣,作为2016-2017年就已经被机构投资者认可的基金经理,其在中庚任职期间2019-2020年的业绩并不理想,FOF投资者也并没有因为他有历史业绩背书而提前买入,而是等到2021年丘栋荣再度凭借优秀业绩出圈后才开始抢购。对于丘栋荣尚且如此,对于其他基金经理而言就更不用提了。

不仅如此,还有非常多的基金经理在入选上述FOF最爱榜单后,业绩都往往出现了盛极而衰,比如像唐晓斌袁维德杨宗昌周智硕等。很多朋友可能没注意到,在最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杨宗昌和周智硕各自的代表作已从最高点回撤了约20%左右…

由此可见,登上FOF最爱的基金经理榜单并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有可能意味着业绩要反转了,当前这种触发因素是什么我们很难事前知晓。

三、跟着榜单买基金能赚钱么?

对于这个问题,通过上部分分析,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感性的得出部分答案,因为机构投资者同样也是“追涨杀跌”,如果跟着榜单买基金经理,最终结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为此我这次做了严谨的测算,我找到了榜单中各基金经理在每个时点的代表作,假定在每个季度末就可以知道所有FOF基金经理的实时持仓从而获得上述TOP15榜单。然后在每个季度末等权买入TOP15基金经理各自的代表作(去重)并持有至下个季度末,然后根据新的TOP15榜单进行调仓。该策略2019年年初至今的具体业绩如下:

2019年初至今(2022年10月30日),偏股基金指数的投资回报为69.5%,同期沪深300的收益为27.69%。FOF最爱基金经理组合获得的投资收益为85.37%,虽然显著优于沪深300,但仅略好于偏股基金指数。

下述为该策略的分年度收益,可以看出不论是整个区间还是分年度,该组合与偏股基金指数的收益基本相当,由此可见FOF最爱基金经理组合虽然过去近四年能战胜沪深300指数,但并不能提供相对偏股基金指数稳定的超额收益,相对于榜单大红大紫的明星基金经理,榜单能给我们带来的业绩无疑让人感到失望。今年最新入选榜单有不少年初至今表现抗跌的基金经理,然而该策略2022年的收益为-24.47%,这再次说明该榜单的滞后性。

注:我也采用同样的算法另外测算了FOF最爱基金经理组合(TOP5),最终获得的收益为69.91%

而且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根据榜单买基金,连上述业绩都很可能拿不到,因为定期报告披露数据的时点是滞后的(约一个月),我们并不能在每个季度末就知晓上述名单。鉴于FOF右侧交易的特点,越晚买入这些基金,组合的业绩将会越差。

我这里也给出一份数据,供大家参考。

上述策略在2019年至今取得85.37%的投资收益,如果我们在原策略的基础上,假定再提前三个月知道榜单(如2021年9月底知道2021年12月底的榜单)并以此进行买入。那么该策略的收益将由85.37%大幅提升至192.85%,FOF基金经理追涨的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以此类推,如果滞后买入榜单,业绩大概率会较之原策略有所下降,因此可以审慎推断:我们根据榜单买基金获得的收益大概率不如偏股基金指数

四、榜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我们在评估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以及很多平台在宣传基金经理时,常常会把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观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似乎要是机构投资者青睐,这个基金经理就有点十拿九稳了。

然而从本文的统计结果来看,这一结论并不成立,我们很容易高看专业选基人的投资能力。对于FOF偏爱的绝大多数基金经理,他们均是在成名之后才被机构相中的,而非成名之前,而这时基金经理业绩最为靓丽的时候已经过去,包括机构在内的基金投资者们往往赚的是基金经理优秀业绩“鱼尾”的钱,不能赚到“鱼身”更别说“鱼头”的钱。

而且一旦基金经理业绩变差, FOF机构投资者们不是选择陪伴,而是选择跑路,追随下一个热门基金经理,缺乏耐心。少数长期被机构投资者偏爱的基金经理要么是在特定市场阶段(如2019年和2020年)业绩具有不错的持续性,要么是具备稀缺性(比如工银瑞信金融地产和前海开源金银珠宝)。另外,也鉴于基金经理在短短几个季度内投资能力不太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其业绩起伏大多是因为风格,因此FOF机构投资者在基金经理上的快进快出对我们评估基金经理能力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

投资是一件需要超额认知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哪怕是对于专注于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而言,这再一次印证了我在为什么我不热衷挖掘黑马基金经理?一文中的观点。

最后,通过本文,给大家最重要的提示就是:慎重对待机构投资者最为偏爱的基金经理榜单,一旦我们持有的基金经理入选,业绩很可能就已经巅峰阶段了。

关联阅读:

为什么我不热衷挖掘黑马基金经理?

全文完!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收藏关注四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