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数字科技业务亮相,发布六项全新产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协作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这是蚂蚁集团过去多年的技术体系首次以全新的TO B视角完整呈现,包括OceanBase、蚂蚁链、ZoloZ等在内的蚂蚁科技品牌也分别在一个迈向数字化的科技业务版图中有了较为具体的定位。

(原标题:蚂蚁集团数字科技业务亮相,发布六项全新产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协作)

日前,蚂蚁集团在云栖大会公布科技业务全景图,并发布云原生、隐私计算、安全科技、区块链等六项科技产品,多年BASIC技术战略迎来商业化实践成果。

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透露,蚂蚁数字科技业务联合合作伙伴推出8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在金融、新能源、版权科技、跨境贸易等领域服务近万家企业。

在服务企业和机构数字化方面,蚂蚁数科推出:云原生PaaS平台SOFAStack、移动开发平台mPaaS、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在产业协作数字化方面,蚂蚁数科推出:区块链BaaS平台、隐私计算平台摩斯等产品;在可信价值互联方面,又推出:版权科技平台鹊凿、国际贸易履约平台Trusple等产品。

与此同时,蚂蚁数科以可信AI技术驱动,已形成从身份安全、交易安全、合规安全、产业风控的全链路安全产品及服务。

这是蚂蚁集团过去多年的技术体系首次以全新的TO B视角完整呈现,包括OceanBase、蚂蚁链、ZoloZ等在内的蚂蚁科技品牌也分别在一个迈向数字化的科技业务版图中有了较为具体的定位。

据了解,蚂蚁集团科技业务从2020年开始发展,包括OceanBase成立独立公司、升级蚂蚁链品牌等。今年年初,基于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预判,蚂蚁集团成立数字科技事业群,整合在区块链、云科技、安全等领域的产品服务。

在金融领域,蚂蚁数科助力四川农信打造的分布式云平台架构,在实现相同处理能力的条件下,软硬件采购成本降至原来的30%;在版权领域,“鹊凿”最快可实现1分钟上链存证,已累计服务超百万创作者;在新能源领域,蚂蚁数科通过“区块链+IoT”技术融合,在业内率先实现“上链”设备量突破500万,覆盖新能源车、太阳能光伏等场景。

基于对海量数据链上大规模流动的高并发趋势预判,蚂蚁集团当日还推出了自研4年的区块链存储引擎LETUS,致力于解决链上存储的性能与成本难题。作为一种区块链“数据库”,LETUS通过存储集群扩展、分布式架构、异步并行和冷热分层等技术全面优化存储成本和性能,可稳定支持20亿账户规模。

当天,蚂蚁数科还发布了云原生PaaS平台SOFAStack4.0、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社区版4.0、移动开发平台mPaaS4.0、隐私计算平台摩斯2.0、安全科技产品等一系列领先的科技产品,持续服务企业数字化升级及产业协作数字化。

与此同时,就Web3在国内的落地,以及国内的科技公司应该如何承接这个技术趋势这一问题,蓝鲸财经采访到了蚂蚁集团数字科技事业群副总裁重离。

其表示:“现在Web3概念很火,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Web3背后的思想是共同富裕。可以让普通人参与进来,在这其中用户有所付出亦可获得收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大有可为。我们希望增加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比如IP就是一个很好的资产。”

重离指出:“随着抖音跟快手的崛起,普通人也有了非常强的创作能力和意愿。当我们能有更好的技术帮他把一些碎片化的作品、资产商业化,就能形成更多的收入来源。所以,Web3领域是方兴未艾的。包括在这个场景下,它的权属怎么认定也是一个问题。”

重离强调:“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数字化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其实没什么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隐私保护。但是商业化那部分,我们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有公司能够在这方面有创新,能够把普通人的数据做出商业化的价值,回馈到个人,又将会产生新的机会。这时就涉及到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问题,如何去认定、怎去分配。Web3现在更多的是偏概念,但实际上在这个概念之下,我们去细看现在行业所产生的机会非常多,无论是数据的机会、IP的机会,包括金融,可信设备的大量普及之后,很多的移动设备,包括我们用的手机、电脑,都可以成为一个数字化的资产。只不过说,它可能通过租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碎片化的、可移动的设备产生了价值,这些价值如何分配是一个问题。”

最后重离总结道:“我觉得这些都是Web3的机会,它会更平民化,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受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