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3年投资忠告:不要被“锚定心理”束缚)
2023年的第一周,A股取得开门红。除了极少数行业表现弱势,久违的普涨行情回来了。相比2022年底,成交量有所放大,人气也有所回升。尽管过程曲折,但不知不觉间,沪深300指数自底部已经反弹了约12.5%(2022.10.31-2023.1.6,Wind),部分基金涨幅更是超过30%。
图1:沪深300指数自底部显著性上涨
当前还能投资主动权益基金吗,什么时候才能加仓呢?我们认为:在市场复苏早期,投资者要能被锚定心理束缚。仔细评估全市场的估值、投资者的整体情绪,用合理的仓位迎接新年行情的机遇与挑战,是当下极为重要的事情。
我们反复强调,基金投资要追求模糊的正确。精准地买在最低点,可行性不大。忽略掉最低点这一天,不要锚定最低点的数值。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时间区间,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要长。市场过去的最低点在当时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交易日,投资者过度关注,将其赋予特殊的意义,是产生锚定心理的主要原因。
锚定心理作怪,主要是担心市场回调会被套牢。在市场的回暖周期中,投资者越是担心和纠结,错过的市场行情就可能越多。即便回到过去的最低点,也还是会被更低的点位锚定,被未知的潜在下跌所困扰。投资者往往在担忧之中不敢果断重仓出手,甚至不敢小额追加投入。
图2:错过系数12不可再错过系数10
相比过去的市场最低点,次优建仓、追加投资的区间较大,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以我们每周五更新的“手抄报”栏目为例,记录的系数12就有7次,10就更多了。没能买在12的区域,买在10的区域长期来看也不错。相较系数12,在系数10的区域并未上涨太多。建仓在系数10之上,总比未来建仓在8、6和4之上要好。
2022年11月以来,尤其是11-12月,A股市场的结构性分化非常明显。过去受损于疫情,复苏预期强烈的行业,短时间内涨幅较大。这类基金有不少都是2021年2月市场风格切换、抱团瓦解之后,表现欠佳的基金。耐心持有相关基金的投资者,在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浮亏收敛。从申购数据看,2022年二、三季度青睐此类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多。
放眼全市场来看,未来受益于经济向上周期的行业、板块会有很多。若市场彻底脱离熊市区间,公募基金又将再次迎来百花齐放的行情。面对这样的机遇,我们不应该遗憾过去错过的行情。立足当下,做好应对未来市场波动的准备,把权益类基金仓位尽快配置到合理的位置才是上策。
我们在2022年7月推出“手抄报”栏目,目前已更新了27期。立足过去六年多的投资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拥有价值之锚,才能有对市场的相对高低进行有效判断,才能不被锚定心理束缚。最好的投资机会是系数12的区间,就是经典组合年化收益率的“低不卖”压线区域附近。
如果我们认为是最好的投资机会,那就应该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把权益基金的仓位配置到最大化。在最好的机会之外,仍可以保持次高的权益配置仓位。
对于当前的市场机会识别,每一位投资者都可以按照仓位最高、次高、中高、中等、中低、次低、极低来展开权益与固收类基金的资产配置。心中做好了承担市场波动的准备,在市场波动中能交易自己的计划。基金投资,在市场大多数时间里都可以按下START键,完全不能买权益类基金的行情占比很少。
2023年的基金投资,大家可以在每周五(非交易日除外)关注我们的“手抄报”栏目,及时了解市场估值、投资者情绪以及经典投资组合的投资价值区间变化。当我们能感受市场周期之后,做出逆人性的投资也就不难。
A股市场波动率整体较大,近年来沪深3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稳定在20%附近。即便是在全年收涨的2019与2020年,依然有显著的回撤。届时我们还会有中途调整基金投资配置的机会。
如果当前基金投资的权益仓位配置不合理,尽可能让其相对合理化,然后再去把握市场回调的机会,而不是必须等到市场显著回调才来修正合理的仓位。
我们无法精确预测市场下一次大级别回调什么时候出现,也不知道下次回调的具体跌幅及持续时间跨度。A股市场在热度升温之后,正反馈可带来短期的快速上涨。若没有合理的权益类仓位配置,投资者很容易头脑发热,做出不理性的举动,完全没有耐心再去等待市场回调了。让权益类基金仓位合理化,投资者在上涨与下跌的曲折行情中,会有更良好的心态,能思考更为理性的应对策略。
在具体投资工具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基金投顾、FOF更适合经验尚浅、精力不足的投资者。单只或若干单只基金投资,需要投资者自己盯紧,做出判断,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调仓管理。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并不容易,认识自己的局限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也是化净值曲线为实际所得的重要一步。
2023年的现在,我们身处黎明破晓、春日将至的时刻。做好基金投资配置,我们一路相伴同行,乐观地拥抱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声明:基金、基金投顾组合的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