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如果投顾组合业绩欠佳,该何去何从?

来源:雪球 作者:二鸟说 2023-02-13 14:56: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如果投顾组合业绩欠佳,该何去何从?)

刚刚走过的2022年,是公募主动权益基金较为困难的一年。2022年全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1.63%,中证主动股基指数下跌22.71%。同时,A股市场内部分化剧烈,板块与热点轮动频繁。既有煤炭等少数逆市收涨的行业,也有许多跌20%,甚至超30%的行业。(来源:Wind,2022.1.1-2022.12.31)

图1:2022年主动股基整体弱于沪深300指数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2022.12.31

想必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深感2022年投资的困难。不仅如此, 对公募投顾业务来说,2022年也异常艰难的一年。我们对行业的一些头部投顾组合有所关注。据某三方机构粗略统计,2022年中高风险策略没一个取得正收益,跌幅在-20%以上的策略占27%。为此,部分业绩相对平淡的投顾组合受到投资者质疑。目前公募投顾尚处于起步阶段,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对此,我们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投顾组合业绩欠佳原因分析

和基金经理一样,投顾团队的主理人也是精英群体。大家都会珍惜自己的口碑,没有人是说有意要把事情办砸的。投顾组合短期业绩欠佳,也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

1、超额收益绝非年年都能轻松取得

目前投资者对投顾组合业绩的评价,大多是以超额收益为标准。多采取与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或中证800等宽基指数相比较的方法。取得超额收益越多、幅度越大,好评度就越高。但这种评价机制,容易低估取得超额收益的难度。

目前A股还是一个新兴+转轨的市场,确实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土壤。但超额收益也绝非唾手可得。看似寻常的业绩背后,其实是管理人付出的艰辛努力。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2014年、2016年、2017年都是主动权益基金很难跑赢的年份。当年,主动基金大面积跑输沪深300指数,主动股基指数也明显弱于沪深300指数。在这种年份,别说超额收益,就算是小负沪深300指数也是能接受的,绝非像大家认为的那么差。

图2:沪深300显著强于主动股基的年份

来源:Wind

有效的投资策略确实具备取得长期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但投资策略有效,并不意味着时时刻刻都能有效。投顾组合也会因为市场环境的突变,出现暂时失灵现象。

2022年整体上是周期和价值风格的大年,成长风格表现欠佳(尤其是下半年)。行业内一些成长或均衡风格的策略,在2022年就不占优势。再加上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的反弹行情,市场风格较为极致(“中字头”较好,指数强势,大部分个股较差,都很难跑赢指数)。导致在这一段时间,出现了投顾策略“跌得比指数多、涨得比指数慢”的极端现象。这也是部分投资者意见较大的地方。

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还是要客观分析。自2019年公募投顾开始试点,有三年多的时间,已经历过一个市场周期。这些投顾组合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长期策略还是有效的。不能因短期业绩欠佳,而对其做出简单的否定评价。

2、中长期布局的延后反馈

A股市场上涨是轮动式的,近年来结构性分化严重。很多投资布局,不一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就能立马见效。投顾团队往往从中长周期出发运用投资策略,并不像多数散户一样追逐市场热点和短期收益。

图3:组合调仓不是立竿见影起效的

来源:Wind,2021.3.16-2023.2.7

像大家熟悉的价值五剑,2021年3月基于对抱团行情瓦解的判断,调入了一只深度价值风格的基金,意图是立足防御。但在调入后近一年时间,该基金表现平淡,一度饱受质疑。直至2022年进入熊市,这只基金才迎来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的高光时刻,为组合贡献了宝贵的反向对冲。

另外,很多投资者基于散户思维,也容易对主理人的调仓行为产生误读。比如中欧超级股票全明星,2022年四季度调仓加入医药基金。此时正好碰上疫情解封、“一药难求”的时段。有一些投资者解读为“博弈医药股的短期反弹”。其实投顾团队的思路,是看到了集采政策压力的明显缓解,看好中长期的医药估值修复行情。这很明显是一种中长期逻辑,并非短期的疫情博弈思维。

调仓后就立竿见影,这是不太契合实际的诉求。紧盯市场短期反馈,在热点中追逐博弈,做顺人性之事,这绝对不是基金投顾干的事情。优秀的投顾组合要帮助投资者做好逆人性的事,尤其是投资者不擅长的逆向布局、耐心持有等工作。

3、投顾业务规则的约束

很多朋友质疑:投顾组合熊市时为什么不减仓,甚至直接空仓?这其实是对公募投顾业务的规则不太了解。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谈过基金投顾业务规则对投资行为的约束。投顾策略也和公募基金一样,有具体权益仓位的限制,并不是想降多少就能降多少的,这也是为了跟投资者风险匹配。像一些明确定位于做超额收益的投顾组合,其权益类基金仓位的下限是95%,是不能直接降低仓位的。因此,熊市中做权益类投顾组合也无法规避净值回撤的问题。这一点,大家心里一定要清楚。做决策时要正确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顾策略。

此外,为了避免高频调仓带来的费率损耗,避免追涨杀跌,基金投顾业务对年度换手率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控制在200%以内。这也是基金投顾多从中长期视角考虑投资布局,淡化短期市场反馈的重要原因。

4、人非圣贤,投资必有不完美

最后我们也要坦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优秀的投资人,其投资生涯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投顾主理人团队同样也可能会判断失误,导致投顾组合短期表现不理想。但如果因某次失误而否定其长期创造出的超额收益,那就过于苛刻了。

二、正确认识公募投顾的价值

帮投资者赚到钱是我们对投顾组合的期待,但这绝不是公募投顾的全部价值。中国公募基金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市场上从来不缺好产品,但投资者并未取得同步收益。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投资者认知的不足导致投资行为的偏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全行业的共识,也是投顾业务致力解决的问题。

投顾投顾,三分在投,七分在顾。除了“投”所带来的业绩之外,我们分外看重 “顾”为投资者提供的长期投教、陪伴服务。通过改善投资者认知,带来投资行为的优化,进而化净值曲线为投资者真实所得,让普通老百姓真正分享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红利。在这方面,公募投顾可谓任重道远。

虽然公募投顾业务试点时间还不长,但短期内也取得一些积极成效。数据显示,即使是面对近一年较为波动的市场环境,投顾组合持有人的投资体验相对来说会更好些。在收窄亏损上,近1年投顾持有人平均收益率高于单品基金近7个百分点。在2022年这种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公募投顾通过专业服务,尽量让投资者做到“少亏”。(来源:《试点三周年: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白皮书(2022)》)

基金投顾作为一个比较新兴的业态,客观上说当前存在策略同质化,个性化服务不足的问题。虽然业绩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但可以看到近几年投顾机构在策略优化和服务上一直进行探索,未放弃努力。

我们欣喜的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投顾机构把“市场温度计”作为标配内容,旨在帮助投资者看清市场波动,不为眼前贪婪或恐惧的假象所迷惑。为了鼓励投资者践行逆向投资,部分机构还上线了“不定额定投发车”,帮助投资者在低估的市场里多投,在正常但波动的市场里稳住情绪。也有一些机构鼓励主理人领投自己管理的组合,和投资者“利益共绑、风险共担”。当投资行为真正地优化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投教与陪伴的长期价值了。

三、 业绩欠佳时,要主动寻求“顾”的帮助

优秀的投顾组合确实能帮助投资者收获时间和精力的自由,但前提是充分信任。在选择基金投顾之前,投资者应深入了解投顾组合的理念、特点、策略、过往业绩等。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充分的信任关系。有了信任,投顾的投教、长期陪伴的价值才能产生春风化雨般的影响,助力投资行为的优化。

对投顾组合业绩产生疑问的时候,主动寻求“顾”的帮助非常重要。基金投顾的服务方式各不相同,有定期直播的,有定期发文的,有提问区互动问答的,也有交流群直接聊天沟通的。与其盲目猜疑、举棋不定,不如积极提问,主动寻求沟通交流。能不能做好“低不卖”,能不能做出一笔逆向投资,往往就差一个真诚沟通的距离。

投资是坚持与变通之间的艺术。既然选择了基金投顾,同样需要有“莫在高峰时慕名而来,莫在低谷时拂袖而去”的意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倘若稍有不如意就无限放大短期缺点,那就没有一个投顾组合能令人满意了。因为即使专业能力再强,谁也不能保证每个月、每季度都能战胜业绩比较基准、取得超额收益。

总之,拥有优秀的投顾组合,投资者在选择基金、调仓管理方面可以做甩手掌柜,但仍要努力提升投资认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当我们用行动匹配了市场周期和投顾组合的表现,久而久之,净值曲线就自然化为实际所得了。

人生之路坎坷,投资岁月漫长。再优秀的投顾组合,也会有艰难时世。当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请多一分耐心,多给投顾主理团队一些时间。不忘初心,坚持走过最困难的日子,时间的玫瑰必会给予美妙的回响!

声明:基金、基金投顾组合的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老百姓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