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链接政产学研,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企业家”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链接政产学研,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企业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真正创新的主体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具有科学素养的企业家。”

5月2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恒生银行协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夏季论坛”在深圳举办。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以《“双碳”背景下的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创业》为题作主旨演讲。

作为全球知名能源专家,刘科首先以一组能源数据解读中国经济。他提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总排放约103亿吨,人均7.4吨,三口之家即消耗约22吨;我国的年均煤耗从2001年的13亿吨增加到2014年的38亿吨左右;石油消耗从2001年约2亿吨/年增加到目前7.05亿吨/年。可以看出,“能源是一个容量很大的产业”。

刘科说,“数字化”在传统语境下常与5G通信等高科技产业挂钩,但数字技术将引发全社会所有生产关系的变革,定会全面改造所有行业,意味着能源等传统行业同样亟需数字化转型升级。

“创新要多解决雪中送炭的问题,不要一味追求锦上添花。”刘科认为,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基础的生命要素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之相关的传统产业需投入更多技术加以改造,以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刘科进一步指出,以前的全球化由发达国家和大企业主导,如今,数字化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竞争不能再单纯依靠成本优势,而要强调创新主导的高质量发展,“做别人不能做的”。

作为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特色“创知、创新、创业”。其中,科学家是“创知”的主体,负责生产知识(文章/著作),科研成果一旦发表在公开刊物上就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有用的技术的过程,“创业”则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财富的过程。

刘科认为,创新的主体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具有科学素养的企业家”,这两类目前是我国较为缺乏的人才。企业家能将政、产、学、研链接起来,带领团队,不断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再把技术转化为各种新产品,造福人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