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长三角与珠三角强强联合,强化机器人产业集群双向创新扩散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长三角与珠三角强强联合,强化机器人产业集群双向创新扩散)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

日前,2023长三角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走进珠三角交流合作对接大会在广州、佛山、东莞三地举办,近200家参会企业涉及长三角与珠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创新发展、升级换代的重要机遇期,也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几个主要的产业集群,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产品、资本、人员需要在不同区域中穿梭流动,将地方化的创新过程融入广阔的生产网络。

长三角、珠三角在机器人本体制造、应用场景等方面各有所长,二者携手能够形成跨区域的产业协作,以“智造”为引擎、产业链融合为驱动力,推动我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再上新台阶。

今年1月,《“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方案要求,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期望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长三角和珠三角可以成为率先探索的区域。中国电子学会此前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相对最为雄厚。

长三角地区目前已建立起了我国功能最完善、系统最健全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了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也形成了苏州吴中机器人产业园、苏深机器人协同创新产业基地等典型园区。

珠三角地区则是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为核心,不断推动工业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及传统支柱产业的示范应用,深耕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在全国机器人产业重点集聚区中位居前列。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罡表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创新领域具备重要地位,也是机器人产业研发、制造及应用的最大市场。

“聚焦‘招商引资’和‘行业交流’两大方向,此次活动是推进长三角与珠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集中、产业链条强劲,二者优势互补,可以催生越来越多的合作契机。”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表示。

几天的活动中,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企业密集讨论,话题涉及技术成果输出、市场推广合作、需求信息发布、人才供给输送、通用装备共享、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海外渠道打通……总结下来,就是寻求各种方式提高两地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拓展两地机器人应用广阔市场。

上电科白云区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项目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与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期望打造成上电科集团走出长三角、切入新赛道的根据地。

“一方面,我们利用集团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以核心技术赋能华南机器人产业;另一方面,我们也发挥集团七十余年电力行业积累的优势,借助大湾区新能源产业雄厚基础,打造上电科新能源业务全国总部。”广东上电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欣表示。

从更长远的目标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有望共同打造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智能机器人企业迈向中高端,跻身‘机器人世界500强’。”任玉桐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