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低利率时代下中国平安的未来分析

来源:雪球 作者:贫民窟的大富翁 2023-08-16 01:49: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低利率时代下中国平安的未来分析)

刚才我发了个朋友圈:当前工商银行存款利率,预定利率3.5%时代配置储蓄险的同学可以放声大笑了!

我又查了一下招商银行的存款利率,其大额存单利率是这样的:

一、保险行业需求广阔,完全无忧

而今天又传出一个消息:再次“降息”!

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逆回购中标利率为1.80%、MLF中标利率为2.50%,分别较7月下降10个基点、15个基点。考虑到LPR由“MLF操作利率+加点”组成,本月LPR大概率将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跌破2.6%大关,最低至2.554%,为近年来新低。

备注:一个基点(Basis Point)的定义为“百分之零点零一”(0.01%)。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贷款利率下行,那么存款利率必然也是下行。

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去看储蓄险,它的优势就非常明显:第一、中长期,看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第二,长期看,在低利率经济环境下可以锁定利率。第三、保险具有很强的功能性。

从这个角度上说,保险在现在及未来的资产结构中的比较优势是增强的,它在个人及家庭资产结构中的占比会出现挤压式增长,权重会持续提高。

以2023年8月1日之前,预定利率3.5%的储蓄险看,甚至有内部收益率高达3.94%的产品,收益率远超其他稳健类产品,更不要说它的功能性了。

现在预定利率3.5%的产品停售,预定利率3.0%的产品上来后,尽管储蓄险的收益率下降,但是考虑到持续降低的利率环境,老龄化不断加深的人口结构下,保险特殊的功能结构会吸引更多的人配置。

近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已下滑至1.09,在目前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属于最低生育水平。

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传统经济难以转型,我个人认为我们很大概率会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养老和医疗的需求极大爆发,而社保的普惠性质决定了它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保险是最佳的金融工具。

所以,我从来不担心保险行业的需求。剩下考虑的就是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中小险企盈利困难

很多对保险一无所知的人都认为保险公司因为有精算师在,是稳赚不赔的行业,其实不然。这几年多家保险公司相继“暴雷”,保险保障基金相继出手处理新华人寿、中华联合、安邦保险、中汇人寿和华夏人寿,目前保险保障基金可动用的余额已经不多。

我们说最新的华夏人寿吧。7月3日,国家金管总局批准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注册资本高达565亿元,这一资本金规模,甚至超越了平安人寿,一跃成为中国寿险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

参股瑞众人寿的有两大股东,分别是出资339亿元、持股60%的九州启航股权投资基金,和出资226亿元、持股40%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九州启航是一支由中国人寿牵头设立的基金,共有11家寿险公司参与出资。这11家险企包括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人保寿险等大型国有上市保险公司,以及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等银行系寿险公司。(备注:没有中国平安)

华夏人寿的注册资本金本来只有153亿,为什么接盘侠们需要准备565亿注册资本金呢?答案很简单:华夏人寿的净资产亏没了,仅剩负资产,资不抵债了。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没有损失,国家就只能通过注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保险,保险,要保险才能叫做保险。但是国家的兜底还能持续多久呢?如果中小保险公司肆意打价格战,最后窟窿谁来填?

约束保险公司的价格战,非常重要。

三、行政约束下的保险公司未来分析

2021年预定利率4.025%的储蓄险下架,2022年预定利率3.5%的增额寿整改,2023年预定利率3.5%的产品全部下架,目前长期人身险都是预定利率3.0%的产品。

调整非常频繁,彻底,就是因为不能再这样任由价格战埋下利差损的大雷了。

目前的储蓄险有两种:第一种是保证收益模式,第二种是保证收益+浮动收益模式,比如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

对于保证收益模式,从目前已经上架的数十款产品来说,平安的金越尊享23最高IRR可以高达2.85%,在主流产品PK中完全可以站住脚跟,考虑到平安的品牌价值和全方面的服务能力,我个人认为平安产品的性价比已经极高。

举个例子,以证券为例,有的券商可以做到万1,平安证券万1.2,表面看,平安证券是贵了点,但是考虑到平安证券+平安银行的综合金融优势,只要平安证券有股票或者基金,就可以享受平安银行的私行服务等增值服务,这样算下来的话,平安证券的性价比要高于万1的券商。

对于保证收益+浮动收益模式,从历史数据看,大保司有更强的资本优势、渠道优势和人才优势。这个我们有机会在展开讲。

结论:保险行业前景广阔,行业整体增速有望持续超过GDP增速,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价格战被约束,中小保险公司逆袭困难极大,大型保险公司增速有望持续高于行业增速,即:

大型保险公司增速≥保险行业增速≥GDP增速

从估值上说,中国平安股息率为5%,市盈率和市净率均为上市公司最低,我认为持有的价值很大。@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建设银行(SH601939)$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招商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