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财报解析丨充电宝业务快速“回血” 怪兽充电Q2实现运营盈利

(原标题:财报解析丨充电宝业务快速“回血” 怪兽充电Q2实现运营盈利)

8月21日,“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EM.US)发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怪兽充电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357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0%。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01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调整后的净亏损1.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强力扭亏,美国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450万元人民币,运营利润为1360万元,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基于第二季度的营收业绩的上涨,截至6月30日怪兽充电的服务已经覆盖110.9万个POI(点位)环比增长超10%,其中62%的POI为代理点位。

此外,公司可使用的在线共享充电宝数量为800万台,相对于第一季度净增80万,累计注册用户达到3.625亿,相较第一季度增加1540万。

对于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怪兽充电CEO蔡光渊表示:“我们对第二季度营收与盈利的积极复苏趋势感到满意。我们的经营依旧围绕‘持续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和‘提高运营效率’两大核心策略进行,实现了行业领先的增长并优化了运营杠杆。随着我们的竞争优势逐步确立,怪兽充电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更加强大,领跑地位渐趋稳固。下半年,我们有信心能够继续为用户、合作伙伴、股东带来价值。”

市场回暖,共享充电宝未来向好

此次怪兽充电业绩强势复苏,离不开大环境回暖的带动。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各地全面解除对疫情的封控,居民消费动机及消费信心得到稳步恢复,也令共享充电宝行业迎来了全面复苏。

从细分领域来看,与2022年同期相比,怪兽充电共享充电业务收入稳健增长49.6%至10.263亿元人民币,其中直营模式收入占比29.3%,渠道模式收入占比70.7%。

此外,受惠于线下客流量逐步恢复及广告投放效率的提升,怪兽充电的广告服务及新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的增势同样喜人,同比增幅达107.8%,贡献了940万元人民币的营收。

随着后疫情时代出行需求推升消费端回暖,外出消费和使用服务的居民人数将大幅提升。这将促使更多用户使用共享充电宝,增加市场的需求量,为怪兽充电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机会。

同时,市场回暖不可避免地还会导致一些竞争对手因为资金困难或者运营限制而退出市场。这将减少行业内的竞争,为怪兽充电等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期内,为了迎合流量的回归和消费复苏的浪潮,在消费侧,怪兽充电不断推出的创新产品和市场营销活动持续获得消费者认可。据财报数据,怪兽充电第二季度创下1.718亿笔充电服务订单,较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24.1%,平均每天有约有190万笔订单交易产生。

而在资金方面,截至第二季度末,怪兽充电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限制性资金和短期投资为32亿元人民币。

稳健的现金流意味着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日常运营费用、供应商款项和员工工资等。这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运营基础,减少了因资金短缺而导致的生产中断、供应链问题或员工流失的风险。稳定的现金流还使公司能够更好地规划和执行投资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

“直营+代理”驱动怪兽“成长”

在本次财报发布后,怪兽充电COO徐培峰表示:“直营模式与渠道模式双引擎驱动下,我们的运营成绩再创新高,更好把握住了市场复苏的机遇。一方面,随着线下流量逐渐回归常态,我们的直营模式动能释放,挖掘出更多优质点位。另一方面,渠道模式帮助我们有效扩展至更多地区,使POI(点位)组成多样化。”

怪兽充电的直营与代理双核共驱,打造了该企业质量齐升的业务发展模式。怪兽充电持续深化“直营+代理双引擎驱动”的发展模式,开放了更多共营城市,激发直营与代理模式的协同效能,增强网络效应。

据了解,早在2022年,怪兽在行业逆风期便创新推出了直助代模式,加大代理扶持力度,运用自身运营经验和资源为合作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支持,这一模式创新也帮助品牌实现了市场和用户规模的双增长。

同时,怪兽充电依靠专业的团队和充足的资金开拓市场,与优质KA的合作在强化品牌价值的同时也为合作商提供了长期的业务运营保障。据中国发展网报道,基于对“直营+代理双引擎驱动”这一策略的支持,使得该公司即便在疫情期间,怪兽充电的POI数量仍保持稳步增长,2019——2022年POI复合增速达到了19%。

因此,在“直助代”计划推动下,怪兽充电的渠道合作伙伴一直在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而跟随消费复苏、行业加快修复的节奏,怪兽充电将凭借显著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更好地抓住共享充电行业发展的机遇,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