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迪柯尼:重要供应商为竞争对手的关联方)
在近年服装行业历经磨砺面临洗牌的背景下,包括广州迪柯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迪柯尼”)在内的多家服装企业正谋求上市,欲向资本市场 “要资金”。更新招股书后,迪柯尼于近日回复了深交所的问询函,其拟主板上市,计划募资7.03亿元,投向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设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2022年公司门店、销售人员均缩减的情况下,迪柯尼拟将近7成的募资额投向营销网络建设,而线下直营门店的“成倍扩充”是该项目的一个主要投入方向,募投的合理性和消化能力惹人担忧,而公司与竞争对手“共用”一个供应商,且该供应商还是竞争对手的关联方,公司产品的独创性和竞争力情况惹人关注。
闭店之后又拟募资扩充实体店
经历了2012年以前的快速扩张,2013-2017 年的行业调整、2018-2020 年的增速后回落、服装行业从2021 年开始进入一轮弱复苏周期,行业整体承压、大洗牌当前,一批服装企业谋求“突围而出”。
作为一家集研发、销售及品牌管理于一体的中高端品牌商务休闲男装企业,迪柯尼的产品线涵盖外套类、T 恤类、裤子类、 西服类、毛衣类、衬衫类、皮衣类、精品类,旗下拥有定位于中高端都市商务男装的“DIKENI”及轻奢设计师品牌的“CARSYDA”,一年前便递交招股书,试图凭借品牌管理优势谋求上市之路。
根据最新招股书,2020-2022年度,迪柯尼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9亿元、9.20亿元和7.92亿元,实现净利润4812.36 万元、7553.91 万元和 6556.78 万元,被公司认为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较为稳定的背后,却是迪柯尼202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双滑落,其中营收同比下滑13.91%,净利润同比下滑13.07%。
对于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双下降,迪柯尼解释称:“报告期内,外部客观条件发生较大波动,对公司终端开展销售活动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与此同时,迪柯尼的门店、尤其是直营门店的数量也在减少,报告期内的2020-2022年,迪柯尼的门店数量分别为446家、436家、411家(见图一),其中2021年门店减少10家,2022年又减少25家。
图一:报告期公司门店数量情况截图
而报告期内,公司直营门店的数量分别为253家、234家、213家,短短两年时间内,直营门店减少了40家(见图二),闭店率接近两成。
图二:报告期直销门店变动情况截图
伴随着一批直营店的关闭,迪柯尼的销售人员也在明显减少,2021年,公司销售人员减少203人,2022年又减少2人(见图三),两年间销售人员减少205人,减少18.44%。
图三:报告期销售人员变动情况截图
对于直营门店和部分销售人员的缩减,迪柯尼称:“主要系公司持续进行对直销渠道的整合,加强对公司品牌优势地区、发展较快地区和位于优质商圈的门店的发展力度,及时结合门店的运营情况以及门店所处商圈的变化情况对效益较低或未来发展前景不佳的门店进行关闭调整。同时,公司及时对门店所处商圈的消费市场以及所处商场的经营情况做出判断,撤离不符合公司品牌定位或者发展前景不佳的商场。除此之外,2021年,发行人部分门店由公司自行运营转为‘大托管’模式下的托管商运营,导致销售人员减少107人。”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此次迪柯尼募投的重头戏——拟募集资金有近七成4.78亿元将投入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根据其披露的建设计划,该项目主要包括线下直销门店建设和线上新零售渠道扩展两部分。首先,公司拟针对“DIKENI”与“CARSYDA”两个男装品牌以商场联营与店铺租赁的方式开拓新增直销门店,加强公司营销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布局。项目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在全国主要城市新增 234 家直销门店,合计营业面积34813平方米。此外,公司还将加大线上新零售渠道投入,以打通实体门店、电子商务渠道、移动商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
对比2022年底迪柯尼的213家直销门店数量,从募投计划来看,意味着迪柯尼在三年后直营门店数量可能扩充超过一倍,这样的实体店扩张计划却是在过去的两年内迪柯尼直营门店关闭了40家的背景下拟定的。
迪柯尼解释称:“公司发展直销店有利于加强公司的零售能力,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已有营销网点的销售业绩增长”。不过,这样的说法在迪柯尼此前连续两年“缩减”直营门店的举动面前,显得有点苍白。公司未来三年直营店增加将超过目前的一倍,实体店如此扩张规模是否符合行业、公司实际情况,募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都让人为其“捏一把汗”。
和竞争对手同一供应商
身为男装企业的迪柯尼自己并不生产服装,其主要的业务是研发、销售和对旗下的男装品牌进行管理,公司的所有产品生产全部通过直接采购和委托加工完成。
因此,对迪柯尼来说,公司产品的质量、产量、生产周期无一不受到成衣供应商及委托加工商的产能水平、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根据招股书,温州市鸿迪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迪服饰”)在报告期内连续三年为迪柯尼的第一大供应商,公司向其采购成衣,2020-2022年分别向其采购1662.18万元、2490.83万元、2228.31万元(交易金额包括其同一控制下的浙江鸿迪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当年总采购金额的比例为10.43%、8.67%、9.65%,而企查查显示,温州鸿迪曾在2016年因生产伪造产地的羽绒服产品被罚款八千元,没收违法生产的羽绒服86件(见图四)。
图四:温州鸿迪处罚情况企查查截图
无独有偶,迪柯尼连续三年的第二大供应商浙江爵派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爵派尔”),也是公司的成衣供应商,2020-2022年向其采购金额分别为1229.33万元、2133.86万元、1662.79万元(交易金额包括其同一控制下的宁夏新中绒羊绒服装有限公司),占当年度总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72%、7.43%、7.20%。
通过企查查查询的信息显示,浙江爵派尔控制的杭州爵派尔服饰发展有限公司因销售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2021年被处以2.32万元的罚款(见图五)。
图五:杭州爵派尔被罚情况企查查截图
此外,迪柯尼2020年的第三大供应商吉林朗顿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朗顿”),也是迪柯尼的成衣供应商。2020年,公司向其采购金额为1005.73万元(交易金额包括其同一控制下的温州朗盛服饰有限公司、北京朗顿制衣有限公司),占其采购总额的6.31%,企查查显示,2016年9月,北京朗顿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北京大兴区市场监管局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6765元(见图六)。
图六:北京朗顿被罚情况企查查截图
更值得注意的是,迪柯尼2020年和2022年第五大供应商为广州一享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一享”),公司向其采购成衣,2020年采购金额为787.77万元,占当年采购总额的4.95%,2022年,向其采购1153.48万元,占当年采购总额的5%。
根据迪柯尼竞争对手比音勒芬于2020年4月30日发布的公告,广州一享也是比音勒芬的子公司“宁波比音勒芬”的供应商,公告称,其拟向广州一享进行面料采购及委托承揽加工服装金额约1300万元,而广州一享不仅是宁波比音勒芬的供应商,还是比音勒芬的关联方——其为比音勒芬实控人之一的冯玲玲亲属所控制的企业。
而且根据比音勒芬的公告,广州一享为比音勒芬的持续供应商,2021-2022年,比音勒芬向广州一享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889.50万元、5042.12万元。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2023年,比音勒芬拟向广州一享采购7000万元。
作为服装生产全靠委外生产和购买的男装企业,供应商的质量关系迪柯尼的企业形象和生死存亡,通过企查查查询的资料显示,公司多家大供应商或其子公司曾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迪柯尼对此是否知情又如何看待?公司与上述供应商的合作年份是从何时开始?是出现在其以次充好行为之前还是之后?
广州一享既是公司竞争对手比音勒芬的重要供应商,又是该竞争对手的关联方,公司选其作为主要供应商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向广州一享采购成衣,与其的合作模式究竟是直接购买还是请其设计加工,公司向广州一享采购成衣,会否出现公司成衣和售卖与竞争对手“如出一辙”的情况,造成同质化竞争?
就上述疑问,《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曾致函迪柯尼,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另外,公司在报告期内改对多家门店采用大托管模式,相关门店成本支出增多,利润却下降,而其中有多家大托管服务企业的实控人为公司离职的前员工等值得注意情形,本报将继续关注。
记者 尹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