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本轮煤价上涨的成因分析)
今天北港煤价下跌了,我就说说对本轮煤价上涨的看法。本轮煤价上涨最主要的原因是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结束了12个月的下跌走势而反转。12个月的原油下跌走势,相关下游产品库存都非常低,这是因为在上游原材料下跌的过程中,上库存,是要一路做减值的。这样一种库存背景下,原油走势反转了,相关产业链肯定进入加库存周期,因此导致相关产业链产品的期货价格跟随原油反转。而国内动力煤价格能够被原油价格反转传导,很大的原因是化工煤的需求变化。大家知道的,一部分化工原材料是既可以用原油加工,也可以用化工煤加工,而化工煤和高卡动力煤是重叠的。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下游化工产品补库,进一步带动下游化工产品涨价(补库带动需求增长+原料成本上涨),从而使用相对更便宜高卡动力煤做原料,性价比更高,从7月份开始化工煤的需求就开始猛增。而同时,6月份动力煤价格跌至今年低点,部分电厂开始对长协毁约,采购更便宜的坑口煤,于是从7月开始,国家收紧了计划外煤矿的产能。供应收紧+化工煤需求猛增,动力煤价格从7月份开始就不再进一步下跌,并在9月份迎来了久违的报复性上涨,北港价格上涨近200元每吨。
但是我们需要看到:
1、化工产品的下游需求并没有实际增长,化工产品的涨价更多的是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下游低库存补库推动,等到下游高库存之后,需求的增长就没有了。而同时价格上涨之后,在经济尚未复苏的背景下,反而会抑制需求。
2、在化工产品需求没有增长的背景下,仅仅因为性价比提升推动化工煤的需求增长,会减少原油在化工生产领域的需求,会遏制油价进一步上升。
3、国内化工煤占煤炭总需求的比例不到8%,也就是一年不到3亿吨,合一个月2500万吨的量,这个量对动力煤的长期价格走势,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4、国内化工煤和电煤相比,那是小弟弟的小弟弟,一年的需求量接近10倍的差距,电煤平均一个月消耗2亿吨,而化工煤一个月消耗2500万吨。9月的火电发电量和8月相比,要下降10%,也就是9月电煤消耗和8月相比,至少要下降2000万吨,所以化工煤需求变化导致的动力煤价格波动,肯定是无法持久的。
5、煤价太低,国家不希望看到。同样,煤价过高,国家同样不希望看到,我感觉这个价格中枢应该在900元左右,这个位置煤电双赢。所以当北港价格涨过1000之后,国家会再次释放煤炭产能的。
$国电电力(SH60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