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为什么中线投资比短线和长线都难?

来源:雪球 作者:思想钢印9999 2023-11-26 13:44: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为什么中线投资比短线和长线都难?)

中线投资陷阱

1/5、中线不是持股周期,只是结果

之前看到过一个数据。A股散户的平均持股时间为40天,绝大部分人的持股时间在两周到半年之间,是一个标准的中线操作时间;而机构的差异非常大,游资平均持股只有十天,标准的短线操作,公募基金的平均持股时间为半年,长线持股的比例更高。

为什么散户比机构更偏好中线操作呢?

首先定义一下,本文所说的“短线”是指一次投资的周期计划在一个月以内,实际上不超过两周,“长线”是指计划在一年以上(实际持股不一定这么长),“中线”是指持股两周至一年之间。

另外,所谓“一次投资的周期”是指大部分仓位从买入到卖出的周期,不包括观察仓和长期底仓,如果跟你的定义不同,请在阅读时自行换成我的定义。

大家可能注意到,这里的长线和短线都强调“计划”这两个字

在我看来,短线和长线的划分标准,是计划持有时间,而不是实际持股时间,比如巴菲特有些投资时间特别短,常常上一季度建仓,下一季度又都卖了,并不是他想做中线,而是计划做长线但基本面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核心观点之一:短线和长线都是标准的投资计划,而中线有时是计划,有时是变化的结果。

想要做好中线投资,首先要理解长线和短线操作的特点。

2/5、长线看赔率,短线看胜率

长线的选股与投资计划过程非常复杂,要从行业空间、产业趋势、公司商业模式、竞争力分析、财务排雷的角度进行全方面的定性分析;再根据财务数据、生产和市场数据进行未来几年的定量分析,才能确定合理估值;最后才是设定有安全边际的买入计划。

计划制定后,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能不能被执行,有一定的运气成份。

这么复杂的过程和较小的执行概率,导致价值投资必须制定长线持股计划,只要估值不太贵,基本面不发生本质的变化,买入需要安全边际,持有需要估值容忍度,卖出的原因很明确,要么是逻辑变了、估值贵了,找到更好的标的以至于持有机会成本变高,整个投资逻辑是非常清晰简单,对交易的要求极低,所以做长线投资的人大部分都是神清气爽,不纠结,有益身心健康。

再看短线,正面是一些典型的短线逻辑:

1、题材流:只选择最热门的题材、量最大的方向,最龙头的品种,一旦转弱,立刻卖出;

2、技术流:看到图形有带量突破新高的迹象后,加仓,量能衰竭后卖出;

3、信息流:了解到上市公司的相关利好消息,比如本周将与资本市场沟通,近期有拉升股价的强烈诉求,等等,提前买入,消息兑现后无论涨跌,一律卖出;

4、量化流:根据一些事先观察并验证的规律,通过机器大数据寻找大量股票,按照既定方法操作,基本以高频短线交易为主。

这四类经典的短线交易,虽然买卖理由各不相同,本质上都是提前预判其他投资者未来的情绪反应,而提前买入,精准卖出。

由于人的本能反应往往只在短时间内发生作用,股价的短期波动随机性更强,故整个交易时间不会超过一周。

此外,这种情绪周期的投资,需要持续迭代方法,反馈周期不能太长,也决定了只能由短线来承担。

短线操作更强调人的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是短线性格,包括:

1、实事求是,不去争论理论,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以实践结果为导向

2、追求简洁,不怕打法low,也不怕模型粗糙,好用就行

3、计算能力,快速判断当前盘面的赔率胜率

4、杀伐决断,不要怕错,有认知就要去尝试,不怕亏损

5、快速迭代,永远要去尝试新的方法,不怕推翻自己的现在的做法

性格上适合做短线的人,一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真正执行起来也不纠结,同样神清气爽,胸有成竹。

投资方法没有好坏高下之分,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最重要的是操作时间与其投资逻辑相匹配,其本质区别在于胜率和赔率的侧重。

这一点,我在公众号文章《“浮盈加仓”到底对不对——如何学习大师的经验》中有过系统性的分析:

长线超额收益来源于赔率,高胜率的长线机会很多,存款就是100%的胜率,买国债就是90%的胜率,但它们的问题都是赔率不够。长线要找的是持续增长同时又没有透支未来,上涨空间远远高于下跌空间的长期赔率机会。

这里再强调一遍,不是说胜率不重要,而是你赚的钱来源于赔率。

短线操作的持股时间短,空间有限,因此胜率的变化是非常快的,关键在于能捕捉最佳胜率出现的时间窗口,早一点晚一点,胜率都会下降。

理解了短线长线和胜率赔率的关系后,再来看中线操作,你就会发现中线要复杂的多。

3/5、中线投资难在赔率与胜率的权衡

长线股价变化主要与基本面相关,短线股价变化主要体现情绪,投资理由非常清晰,所以你会发现,中线操作是最复杂的。

几个月以内的股价变化,影响因素非常多,总的来说有三类:

1、企业层面的短期、偶然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规模的变化、销售与价格的波动、费用与成本的波动、管理层的变动,等等

2、行业或板块层面的影响:行业竞争的变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市场风格的变化、产业政策变化,等等

3、资本市场和宏观的影响:宏观金融政策对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宏观经济要素波动的影响,等等

这个周期内,既受基本面的影响,又受到资金进出的影响,还有市场情绪风险偏好的影响,所以既不能完全看图,也不能完全看基本面。

中线操作,既有一定的空间做赔率,也可以做高胜率机会,所以最大的难点在于胜率与赔率的权衡。

比如说,最容易失败的中线投资是:我看XX跌多了,很便宜而买入。

买便宜的本质是做估值空间修复,那就是赚赔率的钱,但估值修复对时间极其不敏感,可以在一周内修复,也可以拖到一年后再修复。

所以低估值通常都是长线操作,盈利目标总是翻倍以上,但这只是目标,是上限空间,关键在于下限空间,20倍你觉得便宜,再跌到15倍还是便宜,这就套了25%,而弱势板块总是鬼故事多,股价易跌难涨,听一次两次就受不了,再割肉。最后,就算你票选对了,可能还要亏钱,这就是短期赔率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对于中线操作而言,便宜形成的短期赔率需要加上一个胜率的条件,即,你觉得未来的一两个月内会出现一个催化剂事件,或者是财报、或者是新产能投入节点,或者是行业供需关系改变,或者重磅新产品的验证节点,总之,是那种能导致市场相信他有向上动力的事件。

这就是我之前的公众号文章《胜率标的买在赔率拐点,赔率标的买在胜率拐点》一直强调的“赔率投资,买在胜率拐点”。

一笔典型的中线交易,通常在三个月内要包含一个可证伪的时间节点,如果没有出现,或者出现了但市场没有反应,都应该果断了结。

如果股价如期上涨了,理论上也应该卖出。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你就需要有一个新的理由,实际上变成了一笔新的投资,不能因为有了盈利安全垫就随意转化为长线操作。

典型的中线计划有两类,上面分析的是事件策略,核心在于胜率,便宜只是基础条件,关键主要看你的信息准不准。

另一类典型的中线策略是风格轮动,就是一个赔率策略。

4/5、中线操作必须进出逻辑一致

中线板块轮动是做风格变化时筹码集中度提升,如果一个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再加上筹码集中度低,就可以预期筹码从分散到集中,出现一个大概率的上涨。

因为市场有无数个板块,提前预判风格轮动,本身的胜率并不高,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赔率,即板块跌的足够深。像今年一季度下注半导体,二季度下注新能源,三季度下注医药,四季度下注房地产,都是典型的风格轮动策略,盈利来源于赔率。

综上,中线操作实际上就是两类:

第一类,找一个胜率好的中线逻辑,要求三个月内有明确的时间节点,等待最佳的赔率时机买入,涨到胜率实现或变化了卖出。

第二类,找一个赔率好的中线逻辑,要求三个月内有明确的证伪指标,等待胜率的拐点买入,涨到赔率不够了就卖出。

中线更重要的是要买卖逻辑一致,最大的失败原因就是逻辑不自洽。买的时候,到处找看好的原因,卖的时候,能找到一百条看空的理由。

说到这儿,就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散户更偏爱中线投资。

5/5、中线投资陷阱

回顾一下前面的几个重要结论:

1、长线主要判断赔率,短线主要判断胜率,中线既可以赚赔率的钱,也可以赚胜率的钱,但复杂之处也在于此;

2、中线首先要明确是赔率机会还是胜率机会,理由要清晰、买卖逻辑要一致。

中线计划灵活多变,做得好的话收益也特别高,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而言,难度太大反而容易失误,可大部分散户本能地进行中线投资,有两个原因:

第一类:散户既没有长线投资的耐心与眼光,又不具备短线投资者的敏锐与勇气,所以本能地选择中线操作。

第二类:中线投资不是原本的计划,而是长线投资失去了耐心提前结束,或者短线投资被套拖成了中线。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大部分散户都更适合做长线(除了前面列出的短线操作的性格要求),逻辑比较清晰,证伪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对精力投入没有明确的限制。可以寻找理解较深的企业。

下面是我的更多与“胜率赔率”相关的文章:

交易的不可能三角形,5000字解析提升收益率的方法

“打不过就加入”能赚到钱吗?“不预测,只应对”能做到吗?

一个“不看估值”的投资方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