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访间】何平解读民营经济25条:实实在在的落地细则至关重要)
经济态势如何?行业前景咋样?政策风向是什么?中国网财经特别策划《财访间》栏目,专访权威专家、学者、企业家,用宏观数据描绘经济脉络,从细微之处透析发展机遇。
中国网财经12月4日讯(记者 畅帅帅)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以下简称“支持民营经济25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系系主任何平接受中国网财经专访时表示,“支持民营经济25条”对于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除了正确的方向,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落地细则至关重要。
中国网财经:围绕金融开放,《通知》一定程度上放宽了跨境投融资的使用门槛,对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均有所放开。您怎么看这部分内容?以及您怎么看金融开放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
何平:过去40多年以来,我们的金融体系是政府信用主导,银行融资为主,对民营企业支持不足,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很多的信贷或者债券发行都较为依赖担保和抵押,而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是没有优势的。
一方面民营企业没有政府的信用背书,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抵押品,所以获得融资比较难。以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主要依赖政府信用或者抵押品,这符合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以没有形成一整套扶植民营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方面经验是不足的,因此引入国外资本投资民营企业,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目前来看,国外对于民营企业投资的体系是比较成熟的,不管是从政府的一些税收减免,政府的信用背书,以及相关征信机构的服务等一些扶持政策,都比较完备。一些民营投资机构的投资理念以及风险识别和判断的能力都胜过国内的机构。我们需要向国外的资本学习如何投资民营企业。引入国际的资本投资民营企业,不光需要他们的资金,更重要是需要学习他们的经验方法,以及配套措施。所以放宽跨境投融资的门槛是非常重要的举措,金融开放不只是资本的开放,更多是经验的共享,这个尤其重要。
中国网财经:“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很多民企遇到的困境之一。《通知》34次提及“融资”,并且提出“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并提到“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等内容,您怎么看?以及您认为该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何平:首先,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只不过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在政府驱动、要素驱动的经济模式下,国有企业冲在前头,民营企业跟在后头,所以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但现在随着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动力都很强,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就逐渐的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政府确确实实的是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其次,国外有很多成熟的做法,比如说有一整套完备的征信评级系统,而目前我们的征信系统还很不完备,我们几乎所有的债券都是AA级及AAA级,我们无法对一些风险较高的企业或者金融产品,进行比较完备的评估。此外,市场化的信用体系搭建也不完备,我们需要有规范的守信机制和信用采集发布监督体系。
第三,我觉得政府还没有切切实实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比较能够落地的、实实在在的支撑。比如说政府建立市场化的担保体制,或者参与到担保体系的建设当中,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信用背书,规范又灵活,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规避风险的机制和健全的法律体制,这都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上给予支持,但是这方面还很不足。
第四,在过去的机制下,银行喜欢把钱借给国有企业,因为国企比较容易符合信贷标准。我们现在首先要把这个标准放开,甚至要强制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借贷有所倾斜。比如可以规定银行贷款当中有多少比例必须给中小民营企业。虽然表面上违背了市场的规则,但要知道,有时候“矫枉必须过正”。过去大家过于依赖担保和抵押,倾向于给国有企业融资,现在要把它“拧”过来,你就得使一些“蛮力”把它矫正过来,让银行能够切切实实学习怎么帮助民营企业融资。
第五,我国资本体系还不完备。民营企业融资很依赖商业银行,民营企业也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虽然我们开始实施注册制,但目前资本市场正处在低迷状态,还需要建设更加完备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让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都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各级市场、各种渠道都要打通。当然前提是政府需要帮助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信用生态,不管是税收上的、担保上的、征信上的,还是相关的信用服务,市场化的信用体系等,目前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中国网财经:提振信心是今年的施政主题,您认为“支持民营经济25条”的出台对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有何作用?
何平:我认为“支持民营经济25条”对于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绝对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这是毫无疑问的。25条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部署非常全面,从深化债券市场体系改革,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到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股权融资规模等,我觉得这些维度都是正确的方向,但要强调一点,除了正确的方向,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落地细则,这个很重要。
比如我刚才说的“规定各类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比例不能低于多少”“政府的信用担保向民营企业倾斜”“为民营企业开辟出征信渠道”“帮助民营企业建数据库作为征信依据”等等,这些支持对民营企业都很重要,但是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更加具体,确确实实可落地操作的方案细则。
中国网财经:今年似乎听到很多企业都在谈困境,谈生存,您怎么看这种现象?明年会好吗?
何平:从全球经济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确实属于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但这个阶段应该很快会过去,我相信明年经济增长的势头会比今年更好。
这次“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中有个提法我觉得是挺重要的亮点,就是“增强民营经济的金融承载力”。那么如何增强金融承载力?一方面优化征信,帮助民营企业提高信用能力。尤其在经济低迷的时候,要帮助民营企业生存,比如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补偿机制等,让民营企业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也能够获得融资支持,开拓业务。
事实上往往是经济低迷的时候,也是各类企业积蓄能量、蓄势待发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政策支持不能有所懈怠,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帮助他们增强金融承载力,在经济低谷能够更好地生存,甚至储备能量,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也确确实实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度过这个相对比较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