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拼多多2023三季报利润增长66.39%,市值超越阿里巴巴位居中概股第3)
作者:常飞特;责编:马渭淞
近期,拼多多美股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截至12月1日收盘,拼多多市值13723.35亿元,比阿里巴巴多出342.43亿元。拼多多市值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是公司营收、利润超预期,今年三季度营收接近翻番,毛利率、净利率有竞争优势。
三季度营收接近翻番,跨境电商业务展现高成长性
拼多多业绩大增,股价蓄势上涨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最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超过20%。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拼多多(PDD.O)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实现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约47%。
根据美股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拼多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88亿元,同比增长74.96%;实现净利润367.5亿元,同比增长66.39%。拼多多一二三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81.01亿、131.09亿和155.4亿元,不难发现拼多多在下半年国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刺激实体消费的环境下,业绩加速增长。截至三季报,拼多多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2028亿元,公司现金流充沛。
制作: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在拼多多三季报中,跨境电商业务是公司增速亮点。今年三季度,Temu的销售额已经突破50亿美元,在9月份上线一周年之际,单日GMV甚至达到8000万美元。
拼多多的全球商业理念是利用多年积累的供应链专业知识,创造一种新的渠道和购物体验形式,直接将工厂与消费者联系起来。在此理念之下,去年9月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首次在北美上线,一年多时间里先后进入了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截至目前共进入40多个国家及地区。
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一方面展现了国内工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拥有全产业链的制造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众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实力不断显现,同时可利用人力成本、价格等优势进行出海。
另一方面,伴随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趋势,拼多多的拼单、直播等营销形式不仅吸引消费者眼球,带来较高的活跃用户数量,还因为产品性价比高等特点,不断强化客户黏性,提高复购率。
低价但赚钱,毛利率、净利率大幅好过阿里巴巴、京东
可能部分投资者及消费者对于拼多多的印象还停留在售卖低价商品的电商平台之中,对于这种营销模式,认定毛利率不会太高。然而以低价营销取胜的企业,毛利率、净利率并不一定低。
比较典型案例是国内低价奶茶的蜜雪冰城,因为营销推广、店面租金等费用较少,虽然让利消费者,毛利率比喜茶、奈雪的茶平均低20个百分点,但净利润率大幅跑赢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实现利润稳步增长。
同奶茶企业一样,国内三大电商平台拼多多、阿里巴巴和京东,以相对低价产品起家的拼多多,毛利率却跑出最好水平。由于阿里巴巴还未公布美股三季报,以中报数据显示,拼多多以66.84%的毛利率和23.59%的净利率,大幅领先阿里巴巴和京东。
制作: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股神黄金搭档的查理·芒格在晚年投资了阿里巴巴,他将其错判成为一家互联网性质公司。然而就其38.55%的毛利率和13.01%的净利率来看,更像是一家商贸零售企业,同业竞争激烈,护城河没有想象中高。
相较而言,拼多多不同于阿里巴巴,拥有更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一方面是企业研发投入等投入较少。阿里巴巴多元化涉及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以及创新业务四个矩阵,部分业务矩阵可能存在高研发投入低营收的情况。而拼多多在垂直电商领域,主营业务没有过多高研发不确定性项目。数据来看,美股中报显示,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46.83亿元和52.41亿元。
另一方面,拼多多控制成本,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相比实体店铺,伴随拼多多商家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器、带宽和技术维护等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整体毛利提升。此外,社区团购、海外跨境电商平台Temu等高毛利项目,对于改变企业毛利结构也有积极影响。数据来看,美股中报显示,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25.32亿元和338.02亿元。
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总市值位居中概股第3
凭借三季报的良好业绩增速,拼多多美东时间11月28日股价上涨18.08%,阶段涨幅超过20%,12月1日报收145.27美元。
拼多多最新市值达到13723.35亿元,一举超越老牌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市盈率是影响市值的重要因素,拼多多滚动市盈率为29.53,相较阿里巴巴的9.94,因拼多多展现更强的利润增长性,市场给予的估值水平更高。
目前拼多多成为美股、港股市值第3位的中概股,仅次于台积电(36342.76亿)和腾讯控股(27608.29亿)。
制作: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伴随拼多多市值超越,以前国内新兴互联网三大巨头“BAT”的格局有所改观,目前头部企业是“TPAMX”,分别对应腾讯、拼多多、阿里巴巴、美团和小米。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