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药明生物股价下跌超30%后 回购计划能否扭转局面?)
连续两日大跌后,药明生物宣布回购股份。
12月6日早间,药明生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获准于港交所购回最多4.248亿股股份,占于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回购金额不超过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
据了解,此次回购是根据药明生物2023年6月27日举行的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授出的购回本公司股份的一般授权。这一授权允许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回购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以提升投资者信心和稳定市场情绪。药明生物也在公告中指出,目前股份的交易价格并未反映其内在价值或者其本公司的实际业务前景。因此,公司希望通过回购股份来提振市场的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药明生物宣布回购的前两天,港股医药板块刚经历了重创。
12月4日,CXO(医药外包服务)赛道龙头企业药明生物发布《药明生物业务更新》,预计公司2023年药物发现端业务强劲增长,而药物开发业务端收入低于预期,预计同比下滑18%至20%。同时,公司生产端收入同比下滑15%至18%。药明生物表示,在药物开发领域,其在下行周期中制定新增120个项目的激进目标,但生物技术融资的放缓使公司新增项目减少,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这对应着约3亿美元的收入;在生产端,今年下半年监管机构批准滞后,3个重磅药物延期,影响到约1亿美元的收入。
简而言之,药明生物下调了今年的业绩目标。或受上述消息影响,12月4日开盘后,药明生物大跌,4日上午10时49分起短暂停止买卖,暂停交易前,药明生物跌23.79%。次日复牌后药明生物仍跌幅8.45%,两日股价累计下挫超30%。于此同时,CRO(医药外包行业)概念股也全线走弱。
对于药明生物的大跌,兴华基金基金经理黄兵分析称,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新项目减少(开发端业务),同时由于新增产能的影响,预计2023年收入和利润将降低,公司于是下调了其业绩指引导致其股价大跌;另一方面,受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融资影响,CXO行业预计在未来两年呈个位数增长,尽管公司在过去十年达到行业3-4倍增速,但目前给到的目标指引是行业2倍增速,公司未来增速预期性的回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估值水平。此外,由于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部分订单可能流向了其竞争对手,这也造成了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
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药明生物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63.68%、56.56%、57.18%、40.88%、83.35%、48.38%,同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9.05%、149.61%、60.77%、66.59%、100.63%、30.45%。
从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药明生物增速放缓。上半年营收84.92亿元,同比增长17.84%。归母净利润为22.67亿元,同比下降10.59%。
在如此悲观的市场情绪下,药明生物在4日晚间表示,集团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维持强劲势头,且其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并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动。尽管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生物技术行业呈个位数年增长率,且其COVID-19相关项目的收入下降及几个重磅药的生产延期,导致2023年目标收入增长低于预期,但公司仍对未来前景保持乐观,旨在于2023年实现集团整体收入约10%增长,并将继续投资提升能力及产能,以在2024年及2025年保持强劲的毛利及增长率。展望未来,公司相信集团毛利率及增长率于2023年最具挑战,并预期于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
回购消息一出,药明生物股价回升,截至12月6日收盘,其股价上涨1.15%,报收30.7港元/股。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