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闲来札记:老话重提、读点历史和哲学、如何实现财富逆袭)
(本札记作于2023年11日)
【老话重提】一到我大A股进入行情低迷期、冰点期,市场上就会重现“中国股市是否适合价值投资”的这一老话题。在我的札记下面,也曾有朋友有过这方面的留言。那么,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呢?我觉得,学习任何理论也要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
说起我大A股的这一“具体实际”,我认为至少有几个显著特点(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成熟的股市):
一是波动大,投机气氛浓。这一点,芒格先生早就指出过;
二是制度上的毛病不少,诸如重融资轻回报、财务造假而受处罚轻、政策市特征明显,等等,这一点,稍稍有点投资经历的投资者都感同身受,而且对这些毛病可以“人人得而诛之”;
三是拉长时间看,回报率也并不低。
雪球上的球友“巍巍昆仑侠”近日在《中国真的适合价值投资吗》一篇文章中,截取、比较了2004年12月31日至2023年12月7日数据:20年间美国标普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收益,还是比较接近的,分别为274.88%、239.13%。我折算了一下年化收益率分别为6.83%、6.30%。
该作者指出,“这还是在最近3年沪深300指数持续小跌的情况下,如果切换比较的时间点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沪深300指数的收益还要大于标普500指数。”
当然,从历史走势上看,沪深300指数与标普指数的走势最大不同,就是沪深300指数波动极大,投资者更是需要练就一颗大心脏。
其实,我们不需要看沪深300,如果我们自己回溯一下自己关注或投资的一些优秀企业(特别我钟情的一些消费、医药类优秀企业),也不难发现在毛病如此众多、甚至成为“千夫指”的我大A股,原来也有着一批量的上涨几十倍、几百倍的大牛股、长牛股。这一点,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就好回答了,我大A股适合价值投资吗?答:适合,你只要找到适合价值投资的好公司就可以了。
当然,这里还要补充一句:正像不可能人人皆尧舜一样,我大A股5000多家公司真正适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一定会是少数,因为这样,才符合二八定律。所以,万不可像猴子一样投飞镖!
【学点历史与哲学】芒格先生说,投资要建立自己的多学科模型,如此才会避免自己的锤子思维(在拿着锤子的人眼里,满世界全是钉子)。所以,投资的书籍我们要看,但投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多学点历史与哲学知识更有益处。有道是,功夫在诗外,其实投资的功夫有时也在股市之外。所以,学点历史与哲学知识,有助于我们在前进的迷茫之中看清未来的方向。
当然,有关历史和哲学的题目太宏大,我们想谈也不容易谈清楚,但是我们能够从这些人文书籍中得到很多感悟与认知。比如今年以来,我自己又阅读(多是重新阅读)了尤瓦尔·赫拉利著的《人类简史》、贾蒙德·戴蒙德著的《枪炮、病菌与钢铁》、王永刚著的《犹太文明五千年》、基辛格著的《论中国》、荣·切尔诺著的《洛克菲勒传》(这本书上下两册,我认为,可作为了解美国19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来读)、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等书籍,当然对这些书,特别是国外的书,其中的观点我们未必全部苟同,但读这些东西可以让人有一种更为宏大的历史视野,认清我们人类社会是如何在曲曲折折中,甚至是在种种苦难之中奋然前行的。而关于读哲学方面的书,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死啃一些晦涩难懂的哲学原著,就我本人而言,我认为自己的很多哲学修养还是来自于伟大教员的著作。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读书,我现在并不过于求多,而是特别喜欢过一段时间重读自己认为的好书,这样反而有更多新的感悟,甚至突然会让自己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以上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点阅读体验,也构成不成读书的建议。但我认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更多的时候更像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学者,所以,喜欢做投资的首先是要读起来,因为读书使人不惑,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自己知识的复利增长,自己的财富也会大概率地随之复利增长。
【如何实现财富逆袭】我投资的朋友徐凤俊@徐凤俊 近日在雪球上发表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投资的本质》(分为上下,有兴趣的朋友可找来一读),在文章的结尾,他写道:
“人类社会近一百年来,无论什么社会,哪种制度都是分三个阶层——10%富裕、40%中产和50%底层。
就是因为达到一定水平的资产的回报要高于普通人的努力,只要资产规模越过一定的门槛,就会自主的不停增值!这是贫富差距无法缩小的根本原因。
不久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百富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显示,中国拥有600万元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达518万户,拥有千万元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达211万户,拥有亿元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达13.8万户。
这些身价不菲的高净值家庭分别有10%炒房获得的,10%炒股得来的,最大的分类是企业主,胡润排行榜揭示这样一个事实:要想成为千(亿)万富翁,除了成为网红、艺术家这类小众之外,只有三条路——企业家、房地产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最好工作不久就二条腿走路:一边主业工作一边副业投资,然后渐渐将副业做成主业,慢慢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在职业生涯早期尽可能少消费可能是普通人破解财务难题的最佳之路······”
对于上面这段话,我反复看了几遍,深深认同!
为什么在以前的札记中,我反复强调说,个人家庭不断地将现金资产转换成优质的股权资产,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呢?
就是因为中外股市的历史数据早已证明,优秀股权资产才是个人家庭最值得配置的资产,而一旦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进而让个人家庭有“矿”(不断生息的优质股权资产),我们普通人才容易实现自己人生的财富逆袭,进而进入“钱生钱”的美妙阶段,一旦你进入这个阶段,什么“中年危机”、“担心退休”、“晚年养老”等财务问题,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
我以前的札记曾引用过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先生的一句话:人生在世先不要谈建功立业,而是先要糊口谋衣,对这话我深深认同。为什么呢?因为在私下里,我不只一次地与朋友悟谈,在我们中国,一些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向来有一个不太好的毛病,就是放不下自己的“穷酸样”,他们多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结果庸庸碌碌一生,仍然逃脱不掉自己是个“高认知的穷人”的命运。其实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关键是自己如何将自己的认知变现为实实在在的财富,而股权投资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的通道。当然,这仅是就我自己的认知而言的,你如果有所作为,也完全可以做企业家,或成为网红、艺术家之类。
在我的上篇札记中,我提到微博友“ZZ贵州茅台价值投资之道”提出了投资长期成功的三要素:本金、好公司、长期持有。当然,这三要素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做到哪一个也不容易,比如对很多的年轻朋友来讲,有一定量的本金就是一道一时难以逾越的门槛儿。
不过,正如徐凤俊在那篇文章中所说的:
“很多人对投资有很多误解,投资也不是非要达到巴、芒这样的高度,也不是非要超过年复利15%的丰碑才是好的投资。
不用动不动就把身家过亿、早早的就实现财务自由作为投资成功的标签,实际上普通人只要通过投资过上比不投资好的多的生活就是成功的投资了呀!”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是在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