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头弱中间强)
今天国家队似乎没有买300ETF,让市场充分博弈,走出现在这个样子,其实也不算错了。
主流宽基知识中领涨的中证500涨1.77%、中证1000涨1.58%;领跌的微盘股指数跌2.62%、上证50跌0.19%。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领涨的传媒涨3.59%、煤炭涨2.09%、计算机涨2.06%;领跌的纺织服饰跌0.86%、食品饮料跌0.68%、商贸零售跌0.16%。
2786只个股上涨、2153只个股下跌,涨幅中位数0.27%。
沪股通净买入29.02亿,深股通净买入8.88亿,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37.90亿。这几天北上资金表现还不错。
547只可转债平均上涨0.14%,对应正股平均上涨0.15%。日成交额410.20亿,比昨天增加了94.79亿,增加的幅度还不小。
我自己主仓20只可转债平均上涨0.36%,对应正股平均上涨0.17%,实际账户涨了0.38%,总算跑赢了可转债等权指数。
今天的盘面有点少见,过去要么大票强,要么小票强。今天是两头弱,中间强。代表最大票的上证50跌了0.19%,代表最小票的微盘股指数跌了2.62%。而代表中间的中证500则上涨了1.77%。我的理解是,上证50前几天都靠国家队买入50ETF托盘,今天没有了托盘就补跌了。而微盘股是所有规模板块指数中调整最晚的,所以结束的应该也是最晚。今天还有人问我能不能抄底微盘股股票,我个人是觉得还没结束。
我的最后一点小市值股票是去年12月8日清仓的,如果不清仓,按照我在雪球上的组合,这个月大跌12.84%。所以今天有人说我很神,其实一点都不神。我自己从2016年开始就利用果仁网回测了小市值策略并实盘满仓了1年,当年效果确实非常好,但2017年刘士余打击壳资源,再加上当年是大蓝筹行情,这一年是严重跑输的,后来我就好长时间没用,一直到2022年8月份才重新开始建仓小市值策略,仓位也不高,而且当时小市值策略表现非常好,我还是胆小,一路上一路减仓,直到一年多后的2023年年底全部清仓。实际上涨幅最大的时候仓位已经给我减少了很多了,所以最终对账户也没什么贡献。不如很多胆大的新手,去年很多人满仓取得了50%多的收益率,即使今年跌了12%多,整体还是比我的可转债赚的多。所以我虽然判断正确,但实战作用并不大。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打破大家对大V的迷信,大V也是普通人。我的私心是将来万一我做错了什么或者说错了什么,希望大家能轻喷。
还有一个事情我要提醒大家,就是有部分美股和日股的ETF,因为申购限制,再加上不明真相的群众瞎买,导致溢价非常高。比如美国50ETF(513850),按照集思录提供的数据,T-1的溢价率高达21.02%。日经ETF(513520),溢价率20.56%,特别是日经225的ETF,市场里有4只,代码分别是513520、159866、513000、513880,今天的溢价率分别是20.55%、16.56%、7.81%、1.74%,而今天的涨幅分别是4.90%、4.45%、0.48%、-0.46%,实际上225指数跌了0.08%。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去买溢价率高达20.56%的513520,不去买溢价率只有1.74%的513880?即使你看好日经225,将来指数涨10%,513520可能跌10%,而513880可能涨9%。总之不管涨跌,未来513880的表现大概率比513520要好很多,这个20%的溢价早晚要还的。这些人我估计肯定是不看溢价率,也不想学,只知道涨的多就追进去了。不学习不思考,被割就是这些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