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究竟该选哪一类进行投资?)
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哪一类的长期收益更高就买哪一类。
成熟市场指数基金的业绩更好,巴菲特的十年赌约几乎世人皆知。
但即使在成熟的美股市场,主动基金规模也一直比被动指数基金规模大,直到今年1月,被动基金规模在历史上才首次超过主动基金规模。
过去20年美国主动基金与主动基金占比变化详见下图。
(数据来源:Morningstar晨星,截至2024年1月31日)
晨星2023年一项关于美国主被动基金的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6月,美国只有25%的主动基金在过去十年期跑赢被动基金。
为什么在美国被动基金业绩明显更好,还是有那么多人买主动基金呢?
投资者行为动机十分复杂,没人能说得清确切的原因,但结果很值得玩味。
说到底可能还是人性使然。
毕竟即使在美国也还是有25%的主动基金跑赢被动基金,它们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标杆,让投资者对主动基金充满幻想,以为专业人士还是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
而在美国投资主动基金的结果不断让人失望,致使净赎回不断增加,才会出现今年1月份被动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基金的结果。
A股作为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较低,散户大量的短线交易依然能够为机构提供源源不断超的额收益来源。
我们来看过去二十年代表主动基金平均水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与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的对比图。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两个指数走势巨大的剪刀差表明,主动基金收益率相对指数基金具有巨大的优势。
我们再来看过去十年中国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规模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Morningstar晨星,统计结果不含货币基金)
虽然主动基金规模相对被动基金具有碾压性优势,但被动基金的规模呈逐年稳步上升势头也是很明确的趋势。
主动基金超额收益的消失可能要以广大散户退出直接的股票交易为前提,也就是个人投资者选择基金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式,从而推进A股进入机构化投资时代;而机构的博弈和机器程序化交易的普及,将随时捕捉瞬息即逝的机会,从而促进市场的有效性。
但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需至少好几年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主动基金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可能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至少还能让我们再跨越一轮牛熊周期。
下表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与指数型基金指数2015年以来的年度详细对比。
(数据来源:Choice,WIND)
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的牛市中,主动基金以碾压性优势战胜指数基金。
2022年以来的熊市里,主动基金的表现稍微不如指数基金,但这种情形并不是首次出现,2022年与2018年、2023年与2016年,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的差距大致相当。
因此近两年A股走熊后主动基金暂时的落后还不能说明主动基金的优势已经复不存在了。
懒人养基在《熟悉的味道!主动基金又行了?》对基金近期收益情况进行梳理时发现,近期行情回暖,主动基金的超额又出来了。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也就是说,主动基金的优势主要在牛市创造的、而熊市则会稍微落后的特征,正好可以让我们在主动基金熊市落后时用主动基金进行抄底。
如此看来,现在投资主动基金应该也还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上面列示的一系列收益只是看得到的收益,这种收益我们普通投资者能不能“拿得到”还要打个问号。
也就是说,除了看得到的收益,选择哪一类基金进行投资还要考虑投资难度。
其实这也是广大投资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
指数基金规则透明,持仓透明,何时进行调仓有理有据;缺点当然也很明显,就是全天候满仓操作,需要投资者根据行情主动进行加减仓操作,这对普通投资者也是一个挑战。
主动基金虽然可以通过定期报告看到前十大持仓,通过基金经理在定期报告中的陈述和访谈对基金经理进行深度了解,通过持仓行业、市值、估值、换手率等指标可以分析基金经理大致的投资风格,对基金进行业绩归因等分析;但主动基金的投资策略是不公开、不透明的,而且可能要面临着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漂移和基金经理更换的双重不确定。
说到底,指数基金有既定的规则和策略,主动基金则靠基金经理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不太计较与主动基金的收益差,选择宽基指数长期持有从买的角度看是较为简单的;但难在持有环节的主动调仓。
如果想对指数基金进行择时,所依据的估值或市场情绪都是一种艺术,普通投资者难以掌握,搞不好我们的择时大概率会带来负收益。
如果想对指数基金做一些优化,比如将宽基指数和自己看好的行业主题指数基金按一定的比例构建投资组合,同时每一到两年对这种组合做一次动态再平衡,通过定期机械地恢复各指数基金的原始占比实现高卖低买,做一定的行业轮动,说不定比主观轮动效果更好。
投资主动基金的难度在于单一主动基金业绩的不确定性。
但这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多选几只自己认为优秀的主动基金构建组合通过分散配置来消除,以获取主动基金的平均收益为投资目标。
基金只是我们借以实现投资目标的一种工具,买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要根据自己对它们的认知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毕竟唯有自己了解和信任的投资标的才能放心买入并持有,也才能达到投资赚钱的目的。
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F001706)$ $万家新兴蓝筹混合(F519196)$ $万家精选混合A(F519185)$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