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概互联3天涨10%+,港股又行了?(04.25))
一、恒生指数:全球估值的洼地
受美债利率走高、国际竞争加剧、内外政策收紧、公司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恒生指数连跌5年。
2022年10月底部,恒生指数击穿15000点大关后,港股市场迎来情绪冰点。而后情绪反转,仅三个月,恒生指数强力反弹50%有余。
但那时美股仍处暴力加息的关键阶段,基于联系汇率的港币,与中国资本面向全球的桥头堡,港股市场在强力反弹后,头也不回地再入下行周期,而这一跌又是一年有余。
经过这一年的下跌后,Wind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恒生指数PE再次跌至7.2左右,处于全历史最低范畴。即便近期反弹,当前恒生指数的PE仍处于全球主要市场、主要指数的末尾。
看着美股、日经、印度、越南等市场的高歌猛进,港股投资者的郁闷加倍。于是,“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梗,这些年一直反复被捶。
不过,虽然时常嘲讽“定价权”之梗,但南下的资金其实一路买买买。
截至2024年4月24日,自港股通开通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已累计净买入港股超过30000亿港元,达30943.68亿港元。目前整体已持有港股总市值的13.02%,至历史新高。(数据源:投资数据网)
对于核心指数而言,低估就是硬道理。如果在便宜的基础上,鼓励企业稳定增长,并得到相关措施支持,获得更充沛流动性,那价值回归便指日可待。
毕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二、中概互联三天涨10%+
互联网作为港股的核心行业,其走势对恒生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恒生指数的成份股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权重极高,位居恒指前十大之第一、三、四名,仅这三家就占整体权重的20%有余。
可以说,中概互联与恒生指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在2024年3月,61曾发文《中概互联:时间磨平未知,业绩见底回升》,文中曾言:
“随着时间推移,政策上早已转为大力支持,审计上双方监管合作协议落地,并且大部分中概成份股,都实现了两地主体上市。货币上,美债虽仍处高位,但早已今非昔比,今年调头降息是高概率事件。
随着外部环境改善,企业降本增效,主要成分股的营收与利润开始慢慢恢复正常,各指数的市盈率(PE)快速下降,目前处于各指数历史最低位置附近。
目前,中国互联网系列指数的市盈率仅为17倍左右(2024.03.17),市净率仅为2.4倍左右,分别约为纳指100的1/2和1/4。”
随着美债降息逐步临近,近期国内措施积极出台,南下资金不断买买买,恒生指数、中概互联等指数便开始了本次反弹。
截至2024年4月24日,恒生指数本周反弹6.02%,恒生科技指数反弹9.02%,中概互联网ETF反弹10.63%。
反弹后,H股指数进入正常估值,恒生指数、恒生科技、中概互联仍处于低估状态。
三、充分认识港股的风险后吾往矣
对于那些对港股市场认知不足,对中概互联了解不深的投资者,短期的上涨不应成为冲动买入的理由。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是对投资者认知和耐心的考验。
对于已经持有恒生互联网、恒生科技或中概互联的投资者,也不要因短期反弹而心生贪婪,随意修正自己的持仓计划。在当前的低估值和不断改善的外部条件下,我们应避免因短线交易而错失长期机会。
值得庆幸的是,经历了多年的“黑天鹅”洗礼,大部分投资者对短期突发事件已具备一定的免疫力。
虽然未来仍会出现不可预测的“难题”,但在充分认知港股的风险、做好充分的计划后,虽千万人,吾往矣。
四、“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五、“61”指数基金估值表(0256期)
六、重点提示
1、恒生指数:PE升至8.88,百分位升至17.90%,为年内新高。PB升至0.92,百分位升至8.27%,仍处于破净状态,指数综合看仍处于低估状态。
2、H股指数:PE升至7.79,百分位升至30.31%;PB升至0.84,百分位升至11.26%,H股指数温度升至20.8°C,艰难地进入“正常估值”阶段。
3、500低波动:该指数采用“波动率倒数加权”,大部分三方数据均有偏差,但采用中证指数官方数据却无全历史数据。基于成份股实际权重分布均衡,前十大权重均在1%权重左右,本期表内数据正式调整为“正数等权”数据。
4、中概互联50:PS升至2.08,为年内新高,百分位升至9.54%;PB升至2.44,百分位升至9.34%,指数温度为9.4°C,已经很久没接近10°C了。
5、国证地产:PB跌至0.60,全历史百分位跌至0.00%,地产再一次奄奄一息地趴在了地板上。对于大部分指数投资者而言,应当规避强周期行业,真不好把握。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转发。
扩展阅读:《指数基金文章目录列表》(新手必看)
$恒生ETF(SZ159920)$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恒生互联网ETF(SH513330)$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